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獎勵推廣
首頁 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第二屆青年人才托舉入選人-毛秀麗

2024-10-23


個人簡介

毛秀麗(1991-):副教授,碩導,陝西省電源學會理事,陝西省清潔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分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水力發電與新能源工程學會第八屆能源產業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CEST青年編委,188BETApp 會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新者聯盟指導教師,水電站課程組組長,綠色能源與智能電網研究所副所長,多類項目評審專家,承擔20個中英文期刊評審工作。
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科研、教改論文46篇,授權專利19項,授權軟件著作權6項,以副主編出版著作1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教改項目19項,參與若幹。獲得國際會議Best Paper Award,陝西省電源行業成果轉化獎1項,陝西省電源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陝西省電源學會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3次,兩次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赴意大利帕多瓦大學(聯培博士)與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交流共2.5年。第三屆水利德育教育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國慕課、新華網課程思政與人民公開課各1項,講課比賽獎項若幹。指導本科生多次獲得“校百篇”優秀論文、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西農創新者聯盟多次獲評優秀社團,多項國家級與省部級科創項目優良結題。


主要學術成果

(1)提出網格壁麵滑移技術實現水力機械貼合實況的高精度三維數模,改進PANS湍流模型實現未分解湍動能占比依據瞬時湍流尺度與網格尺度的動態定義,有效地提升了水力機械三維數模貼合實況的研究精度。
(2)解析水泵水輪機甩負荷工況內流演變特性,多場耦合初步揭示某水輪機、水泵水輪機內外特性協同機理,流場、聲場與結構場關聯機製在豐富相關學科理論的同時,為水力機械的研發、製造與運行提供指導。
(3)提出抽蓄電站調節負荷的導葉運動規律自適應優化方法,創建閥門與導葉協調控製係統解決某抽蓄電站調荷參數超標問題,構建水錘跟蹤軟件實現一維與三維聯合調保計算,為電站類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借鑒。
(4)生態工程、農業工程攜手水利工程,研發了係列親魚型水輪機、潮汐能發電利用裝置、智能清淤裝置等等,並兼顧水力性能、空化與磨蝕特性從多相流破壞的時空演化角度研發了係列性能優良的水力機械,為水能高效、安全轉化提供參考。
(5)工程實踐:冷卻塔水輪機研發與應用(>200家企業),坦桑尼亞尼雷爾水電站引水係統穩定性、意大利某蝸殼軸向式抽蓄機組甩滿負荷危險工況、日本某水電站軸流式水輪機空化空蝕、黔南抽水蓄能電站進/出水口水力學特性、思林水電站工程進水口旋渦問題、渭河流域魏家堡水電站水輪機過流部件泥沙磨蝕、引漢濟渭工程三河口水力機組動態評估等等。


依托項目簡介

(1)項目名稱:1D與3D耦合研究抽蓄機組典型過渡工況
(2)關鍵詞: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過渡過程、運行穩定性
(3)項目摘要:
“十四五”是加快推進抽蓄建設的關鍵期,亦是構建以抽蓄為主體推動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戰略窗口期。抽水蓄能電站及其水泵水輪機通過快速、頻繁地切換運行工況以準確響應電網需求,攜手新能源共建智慧電網,進一步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本項目瞄準能源高效安全利用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針對抽水蓄能電站典型過渡過程動力學特性與運行不穩定性,以水泵水輪機啟停機、動態增減負荷以及甩負荷等工況為研究對象,開展一維與三維耦合研究水泵水輪機內外特性,力圖在水錘信號跟蹤研究方法上創新,通過對不穩定表征量在時頻域內單獨分解、簡化和耦合,結合可視化內流圖集,解析過渡工況下抽蓄電站全流道內流演變、模態響應、噪聲頻譜特性,以期填補國內外暫無抽蓄機組內外特性協同機理研究成果的空白的同時,力爭提出有效方策提升抽蓄電站運行性能。

本項目研究成果不僅能豐富相關學科理論,也為抽蓄機組的優良研發與穩定運行提供理論支撐與實際性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