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個人簡介
朱非林,男,1992年生,江蘇南通人,博士,青年教授,碩士生導師,188BETApp 第一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中國能源研究會多能互補及流域優化運行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水資源學會中國委員會水文水資源監測與智慧水利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水文科學協會會員,國際水資源學會中國委員會會員,188BETApp 會員,中國大壩工程學會會員。2010年9月-2019年6月在河海大學攻讀水文水資源專業學士、博士學位(專業第一保送直博),2016年9月-2017年12月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公派留學,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流域防洪係統智能預報調度與風險決策、水風光蓄儲清潔能源係統多能互補調度、水網格局下跨流域水資源係統優化調度、數字孿生流域水利專業模型及係統研發、人工智能技術在水文水資源領域的應用。擔任Water Resources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Applied Energy、Energy、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十餘個國際權威SCI期刊審稿人。主要學術成果
主持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中)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麵上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南京市留學回國人員科技創新項目等,參與完成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在內的科研項目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包括WRR、JoH、ECM等水文、水資源、能源電力領域的權威SCI期刊論文50餘篇(含WRR封麵論文1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項,獲批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8項。博士論文被同時評為“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全國高等學校水利類專業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黃河水利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主講本科生課程《水利經濟》、《水利計算》、《水利計算課程設計》,主講研究生課程《論文寫作指導》、《水庫群優化調度》、《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指導本科生獲評江蘇省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江蘇省優秀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團隊獎,指導本科生獲得省級競賽獎項2項。依托項目簡介:
(1)項目名稱:流域風-光-水短期多目標隨機優化調度與風險決策研究(3)項目摘要:流域梯級水電站群是一個巨大的儲能係統,具有機組啟停迅速、出力調整速度快、能源可存儲等優點,是電網優質的調峰電源。而風、光電站受氣象因素的影響,麵臨出力波動頻繁、能源難以被電網消納等難題。將流域風、光、水電組成一個整體,開展風-光-水多能互補優化調度對於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瞄準新時期國家“能源結構低碳轉型”的戰略布局,以風光水能資源短期概率預測為切入點,以風光水短期多目標隨機優化建模與高效求解為主線,以風光水多能互補優化調度風險決策為核心,重點開展預測、調度、決策串聯隨機模型體係構建以及多重不確定性在“預測-調度-決策”過程鏈中的發展、傳播和演化機理研究。項目主要內容包括:① 提出流域風光水能資源短期概率預測方法,定量解析預測不確定性之間的耦合規律;② 建立流域風光水短期多目標隨機優化調度模型,提出基於多層嵌套並行計算策略的模型高效求解方法;③ 構建流域風光水多能互補優化調度風險型多屬性決策模型,在明晰決策風險的前提下推求風光水最佳短期發電調度方案。研究成果可為複雜決策環境和多重不確定性耦合條件下的流域風-光-水短期互補優化調度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