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第三屆水電英才獎獲獎人簡介
石立簡介
石立,男,198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大連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畢業,工程碩士,大連理工大學在讀博士,正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國家能源水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高邊坡與地質災害研究治理分中心副主任、國家水能風能研究中心西北分中心副主任,西藏自治區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國家多個重點水電站工程勘測設計項目經理、設總、副設總。該同誌投身水電水利工程建設近二十年來,主要從事大中型水電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的勘測設計、研究及項目管理工作,先後主持或參與了拉西瓦水電站、瑪爾擋水電站、烏托水電站、引漢濟渭工程、西藏忠玉水電站等20餘項工程設計、專題科研等工作,解決了多項特大型、大型工程關鍵技術難題。在高寒高海拔地區特高拱壩設計研究、大型梯級水庫滑坡蠕變機理與破壞效應研究及安全監控技術、大型地下洞室群圍岩穩定多維動態控製關鍵技術研究等領域獲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石立同誌承擔各級科技項目20餘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16項,授權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3項,參與編製規範2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餘篇,先後榮獲集團公司“青年崗位能手”“西安市高層次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
葉明簡介
葉明,男,1972年2月出生,三峽大學水利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畢業,現任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該同誌長期從事工程施工領域的科技工作,先後參與了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江蘇宜興抽水蓄能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擴機工程、荒溝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等多個重大工程的施工組織與技術管理,牽頭開展了《特大規模導流洞群開挖與襯砌》、《複雜環境下深厚淤泥層覆蓋大型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技術》、《高壓大湧水超深斜(豎)井安全高效施工關鍵技術》等多項施工領域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
葉明同誌先後榮獲遼寧省五一獎章、首屆“傑出工程師鼓勵獎”,曾被授予“中國電力建設優秀建造師”、“遼寧傑出科技工作者”、“改革開放40周年先進典型人物”等榮譽稱號,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7項、國家級和省部級工法32項、國家專利48項、主編或參編行業標準5項,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朱國金簡介
朱國金,男,1978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河海大學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現任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該同誌主持完成了雲南省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雲南省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等能源發展規劃,先後主持和參與了滇中引水工程、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昆明瀑布公園等大型水利工程以及景洪水電站、金安橋水電站、小灣水電站等大中型水電工程設計工作,在長大深埋隧洞勘察設計建設技術、大尺度水體景觀營造技術、水力式升船機設計技術、智能水聯網等方麵取得諸多創新成果,支撐了滇中引水、牛欄江-滇池補水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的設計建設。
朱國金同誌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45篇,取得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其中特等獎2項,省部級優秀設計一等獎7項。獲雲南省“雲嶺工匠”、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雲南省萬人計劃“雲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電力行業“最美工程師”、科學中國人物“傑出青年科學家”等榮譽稱號。
劉寧簡介
劉寧,男,1981年10月出生,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工程學院研究生畢業,工學博士,現為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級專家,正高級工程師,先後參加了白鶴灘、錦屏二級、丹巴等10 餘項大型水電工程建設與科研工作,在巨型地下洞室損傷演化控製、超深埋水工隧洞結構安全、水電地下工程數字化三個方麵取得重要創新成果。
劉寧同誌獲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特等獎、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國家能源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大壩工程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水電行業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電力行業優秀谘詢成果一等獎等20 餘項科技獎勵;發表論文89 篇,SCI、EI 檢索52 篇,出版論著5 部,授權專利129項,軟件著作權15項;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養工程,獲“浙江省優秀博士後”、 “中國電力優秀青年工程師”、 “張光鬥優秀青年科技獎”、“曾國熙岩土工程青年獎”、“電力行業傑出青年專家”等稱號。
劉攀簡介
劉攀,男,197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研究生畢業,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二級教授、博導。該同誌長期從事水庫群調度研究,是2019年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8年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2017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負責人。緊密圍繞“適應變化環境的水庫群安全高效調度”問題,係統開展了不確定性“為何形成”、”如何傳遞”、”怎樣適應”三方麵的研究:揭示了變化環境下水庫入庫徑流的變異機理,提高了水庫入庫流量的預報精度;提出了變化環境下水庫群潛在風險的辨識方法,確定了水庫調度的安全邊界條件;發展了變化環境下水庫群動態調控技術,實現了水資源高效利用。應用到三峽梯級、清江梯級、漢江梯級水庫群,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防洪、生態等社會效益。
劉攀教授研究成果獲2020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個人排名1)、2015年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個人排名1)、2013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個人排名1);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大研發計劃項目課題等縱向研究課題,以及30餘重大橫向生產課題;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SCI論文80餘篇,授權中國、美國發明專利30餘項,合著中英文專著5部。
李景簡介
李景,男,198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畢業,工學博士學位,現任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總專業師,正高級工工程師。該同誌長期從事發電設備金屬材料技術研究,是2021年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麵向國家重大水電工程,圍繞白鶴灘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陽江抽水蓄能機組、潮汐能及潮流能發電機組等重點水電項目發電機組和海洋能設備開發,係統開展了大型鑄鍛件、高強鋼、超厚鋼板、耐腐蝕材料與技術的研究與工程化應用,取得了重要創新成果,推動了關鍵材料應用的技術進步。
李景同誌主持參與的項目曾先後榮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黑龍江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綠色製造科技進步二等獎,哈電集團科技進步特等獎等7項科技獎勵;個人曾榮獲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黑龍江省博士後科研啟動金一等資助;發表科技論文20篇,其中SCI檢索6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共計17項。
遲福東簡介
遲福東,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係研究生畢業,博士學位,正高級工程師,中央企業優秀科技創新團隊核心成員。現任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科技管理部)副主任、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大壩安全監察中心副主任。該同誌長期在西部一線從事水電科技研發和技術管理工作,參加了小灣、糯紮渡、黃登、大華橋等重大水電工程的技術攻關,為高壩安全建設和運行提供了科技支撐,特別是為黃登高碾壓混凝土壩智能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廣泛參加錦屏、兩河口、豐滿重建等國內重大水電工程的技術谘詢,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遲福東同誌曾參加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研項目,發表論文22篇,授權專利10餘項,參編行業技術標準3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曾獲中國電力優秀青年工程師獎、華能集團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並入選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對象。
金中武簡介
金中武,197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武漢大學水電學院博士畢業,工學博士,正高級工程師,英國Bradford大學高級訪問學者,長江科學院河流研究所副所長、長江技術經濟學會綜合流域治理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疏浚協會水利疏浚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水利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委員。該同誌從事泥沙運動基本理論、水庫泥沙淤積與控製、河道演變與治理等方麵的研究工作,在水電開發過程中樞紐優化布置和泥沙淤積防治、水庫優化調度、已建水庫清淤及淤沙資源化利用等方麵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在三峽工程、烏東德、巴基斯坦卡洛特、尼泊爾上阿潤、銅街子等水電工程中得到成功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金中武同誌獲國家優秀工程谘詢成果一等獎、大壩工程學會特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重大工程科研50餘項,撰寫科研報告100餘份,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SCI、EI檢索20餘篇),獲國家發明和應用新型專利15項,登記軟件著作權5項,出版著作3部,編寫行業標準2部。被評為十一五三峽泥沙先進工作者、長江委青年科技英才。
周興波簡介
周興波,男,198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利水電學院研究生畢業,博士學位,現任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高級工程師、副處長。該同誌圍繞潰壩機理與數值計算、梯級水庫群風險防控、流域安全與應急管理開展研究,首次建立梯級水庫群連潰風險分析模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分析軟件,提升了潰堰洪水計算精度和流域風險分析技術水平。先後參與牛欄江紅石岩堰塞湖、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及梯級水電站風險分析和應急搶險,有力支撐了搶險處置決策。同時,組織編製《梯級水庫群安全風險防控導則》《流域水電應急計劃及要求》《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十四五”規劃》等行業規範和國家級規劃,推動水利水電行業風險防控與應急管理科學技術進步。
周興波同誌獲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獲第十五屆、第十六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獲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項目2次,入選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021-2023),獲“北京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優秀青年工程師”稱號。發表科技論文43篇,其中SCI/EI收錄22篇,獲軟件著作權1項,申請專利4項,參編或主編行業規範5部、專著3部、行業技術發展報告1部。
周孟夏簡介
周孟夏,男,1984年5月出生,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係畢業,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三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白鶴灘工程建設部技術管理部副主任。該同誌畢業後一直投身金沙江水電工程建設一線,參與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全程參與負責工程可研階段技術設計管理、施工階段大壩工程項目管理、完建階段工程蓄水驗收等工作。參與白鶴灘特高拱壩複雜壩基開挖保護與處理關鍵技術研究,攻克國際上首次利用柱狀節理玄武岩作為高拱壩基礎的難題;參與白鶴灘大壩工程項目管理,牽頭負責大壩混凝土溫控和智能建造,全麵實現精品工程建設目標,建成無縫大壩,過程中創造多項同類工程世界記錄;牽頭負責工程蓄水驗收工作,按期實現蓄水驗收各項節點,助力實現“七一”安全準點發電目標。
周孟夏同誌獲得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多項行業科技獎勵,承擔國家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多個科研專項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19篇,授權專利16項,參編行業標準3部,先後獲得金沙江流域勞動競賽優秀建設者、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傑出員工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