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逐夢、圓夢"中國可再生能源—水電總院助推可再生能源發展紀實

2014-07-25新聞來源:水電總院

作者:張妍、馬偉

編者按:1882726日,中國的第一盞電燈在上海外灘點亮。2012年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倡議將每年的726日確定為"中國電力主題日"以來,各電力企業積極響應,傳播電力工業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取得的成就,弘揚電力行業核心價值觀,展示電力行業發展成就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成果,凝聚行業發展力量,推進行業文化傳播,促進電力企業與社會公眾的互動與交流增進理解與認同,推動電力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今年是第三屆"中國電力主題日",活動主題以"中國夢電力情"展開。為展示中國電建集團的能源領先地位和卓越成就,引導電建職工踐行集團核心價值理念,積極為我國綠色能源作貢獻,新聞中心組織了《"逐夢·圓夢"中國可再生能源----中國電建集團助推可再生能源發展紀實》特別報道,以饗讀者。

以服務全球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引領行業綠色發展為企業使命的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堅定奉行綠色發展理念,以科技進步引領行業發展。

電建集團所屬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作為國家有關部門委托的水電、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行業技術管理單位,多年來,一直從事與水電和可再生能源息息相關的業務,以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專業配備齊全的高級技術人才隊伍為支撐,忠實履行著可再生能源行業技術管理職責,用一流的技術和服務,用汗水和生命,用智慧和經驗,在祖國的江河峽穀中矗立起了一座座水電的豐碑,在大漠戈壁,在高原在海邊,矗立起了一排排奔騰的風機和一片片希望的光電場,為中國電力發展、為可再生能源事業的興旺付出了艱辛、作出了貢獻。

2012年重新分設的水電總院,重新整合隊伍、規範管理、開拓創新,重又踏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夢的"逐夢·圓夢"征程!

清流:建設"安全、環保、民生"的水電工程

我國蘊藏著豐富水能資源,水電前景巨大。理論蘊藏量為裝機容量6.94億千瓦、可發電量6.08萬億千瓦時 ;技術可開發量為裝機容量5.42億千瓦、可發電量2.47萬億千瓦時 ;經濟可開發量為裝機容量4.02億千瓦、可發電量1.75萬億千瓦時。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電建集團承擔了國內大中型以上水電站65%以上的建設任務和80%以上的規劃設計任務,設計建成了國內大中型水電站200餘座、水電裝機容量超過2億千瓦。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3年全國水電發電裝機新增2993萬千瓦,同比增長12.3%20141-6月,全國新增水電裝機1301萬千瓦,水電總裝機容量達2.93億千瓦。其中,2014年上半年,經水電總院審查和驗收的世界第三大、中國第二大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投產裝機容量達924萬千瓦,刷新三峽電站創造的單座水電站年投產裝機500萬千瓦的世界紀錄,世界最高拱壩的錦屏一級水電站蓄水發電、大壩封頂,首創世界水壩高度超過300米的新成績,為中國188體育官網app 規模、技術水平和總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一作出了新貢獻。

把握宏觀方向趨勢,做好水電規劃及政策研究工作

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水電總院完成了國家能源局等下達的各項任務。

參與"全國水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完成情況中期評估"、"2013年度全國水電發展形勢分析"等;

積極與水利部、黃委會等單位溝通、協調完成了黃河上遊湖口至爾多河段水電規劃、開發方式研究報告審查工作;積極協調雅魯藏布江中遊流域環評相關事項,推動規劃環評審查工作;開展雅魯藏布江下遊相關控製性專題研討,促進規劃工作順利開展;

開展提高我國水電開發利用效率及政策措施課題研究、金沙江虎跳峽河段開發方案深入研究、動態潮汐能技術研究;抽水蓄能電站動能設計規範編製、抽水蓄能電價形成機製研究、沿海地區海水抽水蓄能資源開發潛力評價研究;開展金沙江上遊水電開發經濟分析等科研課題及政策研究,為國家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加強水電工程技術管控,做好前期審查、驗收工作

兩年來,水電總院認真履行政府委托職能,開展水電審查、驗收等工作,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自分設以來,完成水電規劃、預可研、可研以及專題報告審查604項;水電工程驗收91項;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專項驗收39項。

20142月起,經過專家組現場查勘、研閱參建單位自檢報告、查閱各類相關文獻資料,編寫竣工安全鑒定報告,水電總院已圓滿完成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安全鑒定三次現場活動。

明確"強安全、美環境、福民生"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主題

強化"強安全"主題,認真開展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受國家能源局委托,在水電總院組建了水電工程質量監督總站。自2013年以來,共開展了53個項目、61/次的現場質量監督工作,認真履行水電工程質量監督職責。

2014年初,國家能源局主持召開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會議。總結了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經驗、成果,重點針對水電質量監督過程中發現和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整改意見。會議印發了《國家能源局關於加強水電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通知》,進一步部署了加強水電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會議對構建水電工程建設管理體係,加強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提升質量監督機構監管能力、規範水電工程隊伍建設、強化188體育官網app 市場監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強調188體育官網app "美環境"主題,高度重視環保工作。主持召開水電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改進水電環保設計預審查製度,調整可研審查程序,加強環保科研工作,按照國家環保部、能源局《關於深化落實水電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通知》精神。

認真落實"福民生"主題。完成了《瀑布溝水電站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專題報告》和《烏江彭水水電站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補償費用工作調整報告》審查工作;完成了金沙江上遊川藏段移民政策研究課題工作,試點進行了特大型工程烏東德水電站移民安置前期工作的專題協調機製和會議;完成了國家發改委交辦的《水電工程移民工作管理辦法》的起草、征求意見稿編製工作。

作為專家組的技術支持,有力配合國家能源局完成了金沙江上、下遊協調辦的工作。

和風:助推風電健康發展

我國幅員遼闊,風能資源豐富。全國陸上70米高度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約25.7億千瓦,近海100米高度5-25米水深範圍內技術開發量約1.9億千瓦、25米—50米水深範圍約3.2億千瓦。

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4331日,全國風電累計核準容量14112萬千瓦。其中,並網容量8111萬千瓦,在建容量6001萬千瓦,並網容量占核準容量比例為58%2014年第一季度全國風電上網電量為365億千瓦時。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居世界第一。

20135月,國務院取消和下放一批風電和光伏行政審批項目,對水電總院新能源審查等核心業務帶來一定影響。但水電總院"順勢而為",用一流的技術和服務水平贏得了市場。

規劃引領

2003年開始,水電總院就積極開展大麵積風電場規劃和研究,受政府委托,審批了十個千萬級風電場的規劃和審查。2013年,受國家能源局委托,又完成全國第三批風電核準計劃,研究製定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開發建設方案,承德百萬千瓦風電基地二期、蒙西錫盟、烏蘭察布風電基地規劃研究工作,以及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後評價等工作。

在開展大量前期工作基礎上,水電總院開創性的提出"風、火、光"打捆,利用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實現風、光電的跨區遠距離送出,送出可再生能源規模達到風電800萬千瓦,光電125萬千瓦。多種能源打捆,利用跨區輸電通道送出的開發模式已經成為下一步我國擴大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消納範圍的主要途徑之一。

實力決定位置,由於水電總院在可再生能源行業的信息和技術優勢,包括根據大氣汙染防治輸電通道開展了新疆準東、寧夏寧東、甘肅酒泉等11條特高壓通道新能源基地的送出方案研究工作,河北承德百萬千瓦風電基地二期工程規劃研究工作以及蒙西、烏蘭察布風電基地規劃研究工作都由國家能源局委托水電總院作為技術單位牽頭組織實施。

政策引導

水電總院還受國家能源局委托,研究製訂《風電開發管理辦法》、《海上風電開發管理辦法》等十餘項監管辦法、指導意見或管理辦法等建議稿,指導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同時,水電總院作為全國海上風電建設的技術歸口管理單位,組織開展了"海上風電基礎、施工技術、運行維護、電價機製"等多方麵標準的製定和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

旭日:引領光電進入千家萬戶

我國太陽能理論總儲量為147x10'百萬千瓦時/年。從理論上講除去農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道路等,在任何荒地和建築上都可以安裝光伏組件。

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45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新增並網容量約3000兆瓦(功率),其中大型並網光伏項目並網容量2300兆瓦(功率)、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並網容量約700兆瓦(功率)。2013年,中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首居世界第一。

水電總院開展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示範區方案研究》、《2013-2018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規劃布局研究》。

水電總院協助國家能源局製定、修改和完善《創新分布式光伏商業模式,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太陽能熱發電電站管理暫行辦法》、《促進光伏發電發展指導意見》和《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管理辦法》等辦法。

水電總院配合國家能源局推進分布式光伏應用示範區建設,梳理和發布18個示範區。

前瞻:推動生物質製氣和光熱發電發展

水電總院加快《生物質製氣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及經濟性研究》課題的成果轉化和西安垃圾製氣示範項目的前期工作,課題成果的成功轉化和示範項目的開發建設將有效推動國內垃圾製氣工程規模化發展,同時為集團公司開拓新興市場領域、培育全產業鏈新經濟增長點提供有力支持。

水電總院積極開展光熱電價研究和場址普查工作,推進甘肅酒泉光熱示範項目的開展。

憧憬: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夢"的圓夢征程上

作為國家能源局確定的第一批16家研究谘詢基地之一,水電總院將進一步發揮其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管理優勢,爭創可再生能源領域技術和服務一流水平,建設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智庫,促進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

規劃先行,建設高水平的規劃設計平台

2014年,水電總院參加"全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編製,負責可再生能源行業規劃研究,為國家能源發展規劃編製及實施工作提供支撐;繼續做好水電和新能源方麵的規劃、審查、驗收、質量監督工作。

水電總院將進一步深化服務內涵,推動可再生能源監督工作有效運轉,推進國家可再生能源定額站建設進程,加強移民實施階段過程管理的技術服務工作以及做好其他能源局等國家政府部門委托的相關工作。

科研和標準引領,建設高水平的標準化平台

在為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為政府提供技術支撐的背後,是總院雄厚的技術實力和一流的科研水平。兩年來,水電總院致力於科技體製創新、科技項目開發和科研成果轉化,"混凝土壩抗震安全評價體係研究"、"混凝土壩抗震安全評價體係研究"、"光伏電站信息化管理係統研發"、"大體積混凝土防裂動態智能溫控係統研發"等幾十個科研項目先後榮獲國家級、集團公司級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

水電總院作為水電、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行業標準製修訂工作的技術歸口單位。承擔了能源行業水電勘測設計等6個標委會和能源行業風電標準2個分標委會的管理工作。承擔國家和行業在編標準共144項。2014年上半年,上報能源領域行業標準製(修)訂計劃項目34項,上報能源行業標準報批項目20項,經國家能源局審批,發布NB標準18項。

201310月,由水電總院和水電顧問組織翻譯的《中國電力行業標準(英文版)》出版,首批30項標準涉及水電工程規劃、勘測、設計和施工等,是迄今為止中國水電行業首套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英文標準。對提高"中國工程技術標準"的國際認可度、提升中國水電科技的國際影響力、增強中國企業在水電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水電總院將建立健全行業標準化工作相關管理機製,建設標準化中心,積極推進水電方麵的6個分標委會和生物質鍋爐供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建工作,讓更多的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發揮行業智庫,建設政策技術研究平台

水電總院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強政策研究和科技創新力度,相繼提出了《基於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水電工程結構完整性評價和工程壽命評估的方法和標準體係研究》和《全球能源規劃雲平台研究》等方案;牽頭完成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報告》、《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開展了《新能源微網示範工作方案研究》等一係列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技術支持。

"總院要成為'國家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的智庫、政府高端決策的技術支撐平台和集團公司的技術管理中心',在為政府高端決策、行業健康發展和集團戰略實施服務的大局,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服務內涵和外延,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總院質量效益的發展,在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集團發展戰略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鄭聲安院長如是說。

發揮大數據功能,建設行業管理的信息與技術支撐平台

水電總院建立了全國最權威的可再生能源行業平台和資源數據庫,成為我國可再生能源信息化建設的領頭羊。2013年相繼完成全國31省(區)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以及生物質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地圖繪製工作;發布風電建設成果統計季報,編製了中國風電"棄風"研究報告、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全國風電建設快報等行業報告;完成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委托的2012年度全國3000多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共340億元補貼資金的清算等工作。

水電總院將進一步充分發揮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的優勢,做好水電、風電、太陽能數據庫和數字188體育官網app 工作,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統一數據庫建設工作,搭建為政府、行業和集團服務的高端數據平台,積極參與集團數據中心的組織與建設,發揮總院的行業技術引領作用

擔當國際能源合作的先鋒,建設國際化平台

受國家能源局委托,水電總院牽頭推進"中巴經濟走廊能源規劃項目"、負責"中英海上風電案例研究"工作;在中央"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指導下,聯合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共同開展"中亞區域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工作;開展"中國-泰國能源規劃"、"亞洲地區能源合作信息平台/亞洲清潔能源路線圖"等課題研究工作,掌握國際可再生能源發展最新動態,為政府、搭建高端技術支持平台,為集團"走出去"提供有效政策引領。

水電總院將牢牢抓住能源外交這一重大機遇,積極參與政府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通過為政府提供技術支撐,將總院打造成為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國際合作的高端平台,同時也帶動集團國際業務的發展。

"水電總院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曆史時期,曆史的責任落在我們肩上,我們義無反顧、責無旁貸。我們要凝聚共識,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強基固本,讓我們以改革的精神、開放的理念、務實的作風和眾誌成城的力量,為總院再次騰飛而繼續努力奮鬥!"鄭聲安院長的話,激勵著每一個總院人。

水電總院將破冰起步、風雨兼程、蓄勢儲能、厚積薄發,在"逐夢、圓夢"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