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1新聞來源:188BETApp
初心寄金沙——記烏東德水電站監理中心總監胡啟斌
和胡啟斌,我們彼此以“戰友”相稱,緣於2012年的“緬甸大撤離”。
那時,啟斌是中國電建西北院緬甸伊江板其監理部總監,統管著自中緬板瓦口岸至其培的板其公路、密鬆至其培的密其公路、烏廣公路、其培大橋、其培電站前期項目的監理工作。4月下旬某天清晨的槍聲,打破了一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緬甸政府軍和克欽武裝戰火重燃。
啟斌當仁不讓地成了組織建設單位及項目沿線中國公民風雨大撤離的“領頭人”……
曆盡艱辛,夜以繼日,共有80名企業員工和320多名中國公民安全撤回國內。
我有幸參與了大撤離的後勤保障工作,自此結識了這位溫和而有主見的好兄弟。
臨難不卻
烏東德水電站是金沙江下遊河段四個水電梯級電站中最上的一個梯級電站,是我國已核準建設的第三大水電站、世界已建和在建的第七大水電站。該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左、右岸地下廠房各安裝6台單機容量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
橫斷山中壁立萬仞,峽穀深切,白浪拍岸。這座建設中的“金沙明珠”,300米級薄拱壩巍峨的壩身已高高聳立,兩岸入雲的邊坡上密密麻麻地搭滿了施工排架,高處作業的“蜘蛛人”在雲霧裏忽隱忽現。兩側山體中承載引水發電係統的“地下宮殿”裏燈火通明,焊花四濺。
啟斌熟悉這裏的一切,熟知工程各部位每天發生的細微變化。自2013年6月來到這裏,他已曆經6個春秋,每年在工地超過300天,現場吃緊的幾年,甚至超過330天。人生裏最美好的歲月與金沙江緊緊地聯係在一起,烏東德的群山和峽穀已是他記憶裏磨滅不去的最美風景。
啟斌自1998年參加工作,先後參與三峽、漢坪嘴、小灣、向家壩、東水峽、緬甸其培等水電站項目建設,算來也是“老水電人”了。然而,初來烏東德時,這座“世界級”的電站,導流洞重大地質情況變化、百米級圍堰防滲牆施工、大壩地形狹小並近乎垂直的高陡邊坡施工、麵臨八大地質問題的世界最高地下廠房施工、每年長達八個月的幹熱河穀裏的高拱壩溫度控製等諸多“世界級”難題還是讓他愕然。
導流洞搶險施工,首當其衝。那時,右岸三條各約1.6公裏的導流洞施工正在艱難進行。圍岩曆經多次鬆弛和變形、地質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招標文件中以Ⅱ、Ⅲ類圍岩為主的地質形態,在實際工作中卻是75%的Ⅳ類圍岩。掘進不斷受阻,局部坍塌、掉落頻繁,正常的隧洞作業變成了搶險工程。參建各方心急如焚、倍感壓力,臨時組成的應急處理小組,駐紮在施工現場,隨時出現的險情和變化要求隨時研究,當下立判。Ⅳ類圍岩,通俗地說就是岩石不整體,鬆散、破碎,加上地下水的“助紂為虐”,稍微有所觸及即發生較大變動。
那會,啟斌每天都在現場,帶領班子成員和監理工程師,奔走在不同的洞子裏,“消防隊”一樣隨時隨地處理險情。及時拿出解決方案是對工期的保障,更是對所有現場人員的生命負責。狀況各自有別,方案必須立竿見影,碎石就在眼前掉落,滲水可能忽如雨下,誰能不急呢,啟斌的嗓子喊啞了,嘴角也起了燎泡。忘記了喝水吃飯,也沒有時間休息、閑談。和建設各方隨時討論、提前預判、現場決策、統籌意見、當場拍板。
最終,導流洞工程實現了在岩層破碎、極薄層圍岩大跨度不良特殊地質洞段安全開挖支護施工的奇跡。2014年9月份,順利通過過流安全鑒定和驗收。
啟斌常說,難不怕,監理人要有直麵困難的勇氣,要有臨難不卻的擔當,更要有攻堅克難的底氣。
啟斌是監理中心的負責人,也是一位技術型的管理者。“胡總監工程經驗豐富,綜合能力強,技術層級高。”業主方負責人就啟斌的專業技術能力,有過這樣的評價。
金沙水拍
從烏東德壩址順河道上溯30公裏,就是赫赫有名的“皎平渡”。1935年5月,紅一方麵軍3萬多人馬,在此強渡金沙江,跳出了數十萬國民黨軍圍追堵截的包圍圈,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轉移。
啟斌常和同事聊“長征”,聊長征精神,聊共產黨人的初心,聊紅軍的擔當和“巧渡金沙”的智慧。他說,幹監理就要向紅軍學,要更能吃苦、更能忍耐、更有智慧、更能生存。
監理中心不斷踐行著紅軍的“擔當”精神。會議室一整麵牆的獎牌就是對團隊業績的最好證明。僅以2018年為例,監理中心的上級單位——西北院谘詢公司組織的“客戶滿意度調查表”中24項內容,22項為“非常滿意”;業主授予監理中心4個先進單位、7個先進集體、21個先進個人;監理中心獲得“金沙江流域烏東德工程先進單位”、胡啟斌獲得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金寶雙同誌獲得“金沙江流域烏東德工程優秀建設者”、大壩工程部獲得四川省“工人先鋒號”。
啟斌主張,要“看重”榮譽,榮譽是對團隊和個人工作成績的肯定,也要“看輕”榮譽,榮譽意味著過往,未來需要重新起步。
采訪中,業主方一位負責人談到,現場工作“計劃不如變化快”,啟斌帶領的監理中心能夠“隨機應變”及時調整,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出色團隊。
2018年是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建設的高峰年、關鍵年、攻堅年,大壩、地廠工程重大進度節點目標全部完成,實現“雙百”;質量、安全事故實現“雙零”。國家能源局質量監督總站,對烏東德的工程建設,鄭重給出評價:可控!
對於胡啟斌的評價,那位負責人用了8個字:“辦事用心,言語周全”。
幹監理,“承上”還要“啟下”,既要監督管理,也要溝通協調。啟斌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輔車相依
在監理中心,啟斌是“班長”,是“領頭人”。
一位即將調往其他項目的部門負責人,談到這位“領頭人”連用了兩個“感激”。他說,其實一開始,胡總的一些要求我們並不是完全接受,比如,對班子成員和幹部,他的“嚴厲”和高標準甚至讓我們有種“找茬兒”的感覺。那年,右岸地下廠房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鑿毛、排水、下料等工作局部存在一些問題,在我們看來並沒有多大影響,胡總得知後,把我們主任、副主任一通批評,強調了這些部位工程質量的重要意義,然後,帶著我們去現場,查實際問題、堵管理漏洞、改慣性思維,那“當頭一棒”敲醒了我。讓我對監理工作、對職業操守、對世紀工程、對國之重器有了清醒地再認識。
一位副總監跟我們談起過一件事。一年汛期,啟斌例行巡查工地現場,發現一家施工單位新建的營地就近選擇在一處滑坡體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他到現場時,前期臨建已經開始。啟斌當即要求該單位負責人到場,痛批一頓後,限時全部拆除,另選地址。
安全和質量是工程建設的“生命線”,是監理的紅線和底線,沒有商量的餘地也沒有通融的空間。
除了在工作上嚴格要求外,啟斌對幹部的自身學習和“傳幫帶”也有較高的要求,無論是業務知識,還是政策理論,他都要求幹部們先學一步、多學一點、善於總結、樂於分享。監理中心推行“晚自習”製度,規定周一至周五晚上19:30~21:30為學習時間,每周各部門要針對當前工作中的重點、難點,梳理總結,由年輕員工講解,部門負責人點評,從而促進年輕員工監理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不斷提升;還結合設計圖紙、技術要求、施工方案、規程規範等方麵的工程要求編製試題,不定期組織“考試”。
對於普通員工,啟斌更是關愛有加,無論開會還是日常他都很樂意和員工交流,聽取大家對工作和生活的意見建議,幫大家解決具體問題、實際困難。除了要求員工加強業務知識、操作技能的學習提高,他還“逼”著大家考證,他總說,資質證書是對個人專業技能的肯定,也是職業生涯發展的“墊腳石”,“墊”地越多走地越高。
烏東德監理中心有時候更像是一所“學校”,有著世界級巨型電站方方麵麵的實踐積累,有著技術全麵、樂於指導的前輩和幹部們,有這樣一個“學習型”的大家庭,“傻子”才會浪費時間。
在這裏,學習早已從“製度”,變成了“習慣”。
2019年10月,導流洞將開始下閘蓄水,決定了烏東德這一大國重器的建設進入了最為關鍵的決勝之年、收官之戰,金沙江上又一個包羅諸多“世界第一”的世紀工程,即將完美亮相於世界。
監理中心還有許多許多工作要做……
初心寄金沙,使命在江河。
啟斌,和許許多多啟斌一樣的共產黨員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作者姓名:李衛華
出生年月:1969年5月14日
單位:中國電建西北院黨政辦公室
專業: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