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陳坤:讓青春與祖國同行

2020-01-11新聞來源:188BETApp

讓青春與祖國同行

有夢想,才有希望。從近代屈辱中站立起來的民族,複興的夙願代代相傳。上個世紀末,新的抉擇下,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建設一番新天地的號角響遍神州大地。歲寒鬆柏仍青翠,春風綠岸恰當時,各行各業方興未艾,億萬人民腳踩黃膠鞋、身穿粗布衣,在充滿未知和希望的道路上堅定地邁開了步伐。

而正當此時,已經沉默了千萬年的雅礱江大峽穀也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深山峽穀間,來了一批又一批扛著測量儀、背著望遠鏡的知識分子,他們用雙手劈開攔路荊棘,用雙腳踏出羊腸小道,不懼凶猛野獸的窺伺,無畏風雨瘴氣的侵襲,懷著開發祖國大西南水能資源寶藏的熱情,邁出了雅礱江水電開發的第一步。站在祖國快速發展的起點上,他們是把青春交付給祖國的第一批雅礱江人。

回顧曆史,那個時候的祖國,經濟底子還很薄,物資緊缺難以自足,工業落後外彙匱乏,科學技術水平更是難望西方之項背。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便舉全國之力,想要開發世界級別的雅礱江水能資源、建設世界級別的水電工程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困難再大,也擋不住人們渴望發展的決心!沒有辦法,就是從腦袋裏扣也要扣出來。很快,向世界銀行貸款、借鑒國內外可用經驗、開展國際招標等等舉措落實了下來。從此,雅礱江的水電開發拉開了序幕,二灘水電站工程一時間舉國關注。上個世紀的工程建設是異常艱難的,工地上的繁忙景象和重重艱巨任務已難目睹,見證曆史的,唯有靜靜地躺在檔案庫裏的萬千卷宗。卷冊上,設備性能參數及工程建設過程的原始記錄,多數是手寫而成,字跡工整,宛如昨天剛剛落筆。在打印機還是稀罕物的年代,建設這樣一座偉大工程所經曆的艱難可想而知。而曆史的相冊裏,國外高鼻碧眼的工程師,落肩挑背扛、憋足勁的中國工人的臉,永遠地定格在了泛黃的老照片之中,時光流逝而青春的色彩永駐此間。如今,走在二灘水電站的大壩上,高峽平湖、碧水藍天,好一派絕妙景色,而這美景的背後,是曾經十多年的艱苦奮鬥、數以萬計的建設者的青春芳華。

二灘水電站是上世紀國內建成的最大水電站,創造過多項世界第一,贏得過無數盛譽,即便在今天,其攔水大壩優美的體型、完整合理的洞室群布置,仍然是國內乃至世界水電工程建設的模板。也因為有了二灘,國內水電才突破了裝機容量的限製,才有了後續的一座座巨型水電站的拔地而起。而這一切,都是雅礱江人用青春澆築出來的。在地下廠房裏,我遇見過故地重遊的建設者,皓首白發,用蒼老的雙手深情撫摸著他們曾經留下的印記,兩眼閃動著淚光。為了事業奉獻年華,把青春交付給了祖國的建設,耄耋之年,能夠充滿自豪以至流淚,人生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更完整的嗎?

春雨過後,筍子的生長是擋不住的。中國找到了適合自己道路,發展勢頭不可阻擋,勤勞的人民日以繼夜、勁頭十足、喜悅十足。到了本世紀初,國內工業體係迅速壯大,經濟日新月異,而對能源的需求也成倍地增長,全國原有的電力供應係統壓力倍增。而東部沿海用電量入不敷出的同時,西部大江大河聚集、蘊含的水能資源絕大部分卻尚未開發,東部能源需求和西部資源稟賦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為了提供優質能源,助力經濟發展,響應國家“西電東送”和“西部大開發”的號召,雅礱江人做出了決定,再次向雅礱江水能資源寶庫進軍,吹響了二次創業的號角。

從進入新千年起,在雅礱江河穀下遊段,水電工程多點開花、同步建設,建設者們在十餘年間建成了錦屏一級、錦屏二級、官地、桐子林水電站,總裝機容量接近三個半二灘。當是時,峽穀上下彩旗飄揚,“科學開發雅礱江,再鑄時代新輝煌”,豪言壯誌之下,萬千時代青年奔赴大西南的深溝巨壑,投身到新的偉業之中,雅礱江再次沸騰了。而無數可歌可泣的青春故事,每天都在這條江上演繹。

在新開發的電站中,錦屏是施工難度最大的,抬頭是巴掌大一塊天,低頭是咆哮不止的江水,中間摳出幾塊平地,建起幾排板房,便是當初的施工營地。參加建設的工程師們,多數也都是畢業幾年的大學生,他們有良好的專業底子,是公司文化熏陶下高素質隊伍的典型代表,更是老一輩建設者無畏精神的傳承人、青春奉獻的新生力量。小張便是這其中普通的一員,在工程緊張的階段,他主動放棄休假,持續奮戰在建設一線。風雨錘煉,烈日炙烤,本來是個漂亮白淨書生,數月間就變成了正兒八經的黑臉漢子。有一次,小張回家探親,幾經轉乘,家鄉越來越近了。小張心情澎湃,好幾個月沒有見到妻兒老小了。暫時放下工作,才突然湧起了無限柔情,一時間感觸萬千。然而,就在此時,工地上發生了異常情況,工作麵又正好是小張的職責範圍,憑著敏銳的技術直覺和負責任的工作習慣,小張意識到,許多細節都是自己經手,親自趕回去研究解決才是最高效的。然而眼睜睜看著即將到達的家,心中又萬分的不舍。經過艱難的心理鬥爭,小張一咬牙,下車轉乘,用最短的時間趕回了工地。當他出現在工地的那一刻,幾十年工齡的老楊吃驚而又讚歎:“這幫沒吃過苦的尕娃子,拚起命來真是毫不遜色啊。”而工地之上,八零後為主的工程師們,個個都是小張,他們是孝順的子女、是溫情的父母,然而他們更是無數奉獻青春、創造奇跡、貢獻力量的中國青年當中的一員。

當雅礱江的二次創業收官之時,曾經的青澀書生們早已蛻了稚氣,成長為企業的中堅力量。青春確信流逝,但青春安放在了最值得的地方,安放在了祖國發展的關鍵時候。回首往事,他們有足夠的底氣:沒有碌碌無為,沒有虛度年華,沒有悔恨,唯有自豪。

如今,作為國內第三大水電基地的雅礱江流域,開發規模已初具雛形,共建成投產五座水電站,總裝機規模接近1500萬千瓦,每年為國家輸送的優質電能近800億度。進步的腳步不能停下,一個主體開發一條江的曆史使命尚未完成,在公司“再鑄時代新輝煌”的號召下,雅礱江流域中遊河穀段的水能開發正如火如荼,無論是世界巨型土石壩的兩河口水電站,還是國內EPC管理模式標杆的楊房溝工程建設,都是雅礱江人在新的時代召喚下,為探索前沿技術、貢獻清潔能源做出的新嚐試。在這條大江之上,還會有無數青年不斷加入,續寫無悔的青春故事。

還曾記得,兒時寒冬衣單薄,一日三餐不果腹;也曾記得,河山萬裏多茅屋,城裏鄉村皆貧弱。而如今,往昔的落後景象早已看不見,舉國尚不能修建一座電站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是坎坷而激蕩的四十年,是日新月異的四十年,是無數青春築夢並見證祖國發展的四十年。在雅礱江大峽穀裏,奇跡還會被創造,青年力量還會持續注入,把青春安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不就是最好的歸宿嗎?而縮影之外,億萬青年前仆後繼,凝聚出的是民族勢如破竹的崛起,是國家的發展永不止步。

讓青春與祖國同行!過去、現在、未來,雅礱江人如此,各行各業的人們亦如此。

姓名:陳坤

出生年月:198510

單位: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專業: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