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1新聞來源:188BETApp
大山愛情
那是一個冬天。
北方的大山裏,漫長而寒冷。
相比較一年中其它季節,這個時節明顯淒清荒涼很多,即便是最勤快的莊稼人,此時也鮮少看見他們忙碌。那些大雪不曾光顧的日子,淩冽的寒風常常夾雜著黃土刮在人們臉上,姑娘們再細嫩的皮膚,吹一整個冬天也會變得粗糙。
一個平常的日子,下午剛過四點鍾,太陽已經接近山頭,氣溫陡然下降。山裏零零散散的房屋逐漸飄起了炊煙。
一陣清脆的鈴聲響起。山坳裏唯一的一所小學,放學了。孩子們像一窩窩小麻雀,陸陸續續從各個教室跑出來,嘰嘰喳喳的向大門口彙聚。
一年級語文老師楊丹丹透過辦公室窗戶,看到學生走的差不多了,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往大門口走。
“楊老師好~”,遠遠地,孩子們拖著長長尾音稚嫩且熱情的聲音傳過來。楊丹丹每次聽到這個聲音,就會不自覺得笑出來。
院子裏醒目的位置站著四個孩子,都是她班上的學生。個頭最高的男孩叫亮亮,臉上凍得紅撲撲的女孩叫佳佳,紮著馬尾的女孩叫小茹,小茹手上牽著的小男孩是她的弟弟小滿。為了照顧弟弟,本該上二年級的小茹留了一級。
來到這座山區學校半年多,楊丹丹每天除了上課,還有一項特殊任務。山裏人們住的比較分散,村裏就這一所小學,住得遠的孩子每天要翻越兩座大山,淌過兩座山之間的大河才能到學校。眼前的這四個孩子,家最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天天不亮,孩子們的爺爺或者奶奶領著孩子翻過山,淌過河,看見山這頭的學校了,就讓孩子們結伴自己走到學校。放學的時候,楊丹丹陪著孩子們翻過大山,將他們交給等在河對岸的爺爺奶奶,再回來。一來一往,已經成了默契。
初見
學生陸陸續續走的差不多了。
楊丹丹蹲下來給孩子們理了理衣服和帽子,拉著他們出了學校大門。孩子們的嘴巴一刻不停。
“老師,今天數學老師誇我了。”
“老師,我送你個小貼畫。”
“老師,今天小滿上課偷偷吃辣條了。”“以後可不許再吃了。”
“老師,有人向我打聽你嘞。”
“嗯?”楊丹丹盯著幾個小鬼。“哪個向你打聽我?”
“河那邊的,穿藍衣服,戴個圓帽子,手裏拿著這麼長一個'大炮'。”亮亮邊說邊用手比劃。
“我也知道。他還給我糖吃嘞。”佳佳從兜裏掏出金燦燦的幾顆糖。楊丹丹看出來,不是這兒能買到的東西。
“楊老師,他還問你結婚了沒有嘞。”
楊丹丹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朵根。“老師跟你們說過,路上見了汽車要停下來敬禮,見了人要主動問好,但是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萬一是壞人呢。”
“我爺說了,穿那種藍衣服的,是在河上頭建水電站的,不是壞人。他們還幫忙給我家打水,修了門前的土路嘞。”小茹甜甜的聲音像銀鈴一樣好聽。
楊丹丹恍然大悟。最近學校門口的路上車開始多了,過河的橋也加寬了,原來是幹水電的施工隊來了。
轉過山腳下的彎,前麵就是上山曲折的土路了。
“老師你看。”亮亮突然喊了起來,順著孩子手指的方向,在右側的山披上,楊丹丹看到兩個藍色的身影。在黃土和荒草映襯的單調背景下,這一抹藍色十分顯眼。相隔十幾米,兩個人其中的一個正朝這邊張望,向他們揮著手打招呼。
楊丹丹看到了一個幹淨純粹的笑容。她感覺自己像是得了重感冒,臉變得滾燙。孩子們卻熱情的向對方招起了手。
楊丹丹埋著頭拉著孩子們快步往前走。
“老師,你臉咋這麼紅?”“凍得”
“老師,你咋走這麼快?”“天快黑了”
“老師,那個人手裏拿的是大炮嗎?”“那叫全站儀”
太陽一點點被大山吞沒,山尖上的雲彩,像是爐火最後的微光,靄出一團團橙色的雲霧,漸漸失去了溫度。
山裏的夜晚格外冷,楊丹丹雖然蓋了兩床被子,睡覺的時候還是覺得鼻尖凍得疼,腳凍得冰涼。早上到辦公室,發現桌子前麵的窗台上放了一個盒子。這幫孩子平時老是偷偷放一些小東西在她桌前的窗台上,有時候是一顆熟雞蛋,有時候是一束野花,有時候是一張畫。盒子挺大,她仔細瞧了,上麵寫著“楊老師收”。字不是學生寫的。
她小心翼翼拆開,裏麵是一盒潤喉片,還有一個暖手袋。問了周圍的同事,都不知道。難道是哪個學生家長送的?她懷著疑慮把東西裝回盒子,放在了辦公桌抽屜裏。
放學了,楊丹丹照例接上孩子們往回走。今天的陽光挺好,走了一段路,楊丹丹感覺背上有點出汗。上山的路是村民常年上山踩出來的,多年雨水衝刷,形成了幾個大坑,還有幾處相對比較陡,上去的時候不注意就得滑倒。每次楊丹丹都是連拖帶拽,把四個孩子帶上去。
不過今天楊丹丹發現,有坑的地方已經被碎石填平,陡的地方也撒上了碎渣,踩上去不滑了。這一次的路程,楊丹丹明顯感覺不吃力了。
爬上山尖,孩子們向她告別後,像幾隻回巢的小鳥,歡快地向家的方向跑去。傍晚的風吹拂著頭發,樹木和黃土被鍍上了淡淡的暖色,楊丹丹看著這一副畫麵,心間升起了一股暖意。
再見
連著好幾天,楊丹丹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窗台上都放著給她的東西。保溫杯,雨傘,手套,圍巾……抽屜裏很快就放不下了。同事都開玩笑,說肯定有個“田螺王子”在暗戀她。臨近期末考,學校很多事情,她根本無暇顧忌這些,想著等到什麼時候知道誰送的,一並還回去。
周五下午學校大掃除,楊丹丹組織學生幹完活兒,已經接近五點鍾。眼看天就要黑了,她趕緊帶上四個孩子出發。
太陽一落山,氣溫降得很快,冷颼颼的風刮得手和臉生疼,皮膚接近麻木狀態。四個孩子凍得直流鼻涕。楊丹丹把圍巾給小滿裹上,加快了腳步。還沒走到山頭,就看到孩子的爺爺奶奶已經等不及,趕過山這邊接了。
看著老老小小走遠,楊丹丹跺了跺凍得麻木的雙腳。天馬上就要黑了,自己沒帶手機,路又這麼窄,荒山野嶺一個人都沒有,耳畔隻有不知名的鳥呱呱的叫著。她心裏有點發毛,趕緊往回小跑起來。可是太陽好像也覺得冷,溜得太快,山頭的那一道白光,越來越淡,風呼呼的刮著周圍的樹木和荒草,眼前的路逐漸看不清了。楊丹丹想起曾經聽過的奇異故事,好像說的是一個人走夜路千萬不要回頭。越想越恐懼,跑得更快了。突然,左腳一下子踩空,整個人順著左邊的山坡滑了下去。
楊丹丹啊了一聲,估摸著滑下去有四五米,死命的抓住了旁邊的一把野草,整個人才停下來。好在這個坡比較緩,也不高,趴著不會掉下去。她定了定神,四周靜的可怕,也不敢喊,這時感到左腿上傳來一陣劇痛,估計是刮破了。她試著爬上去,腳下的土太鬆,一蹬整個人就往下掉。
她埋著頭,感覺到臉上有濕濕的東西,才發現自己哭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一陣腳步聲傳了過來。她以為自己聽錯了,豎著耳朵聽,確定就是有人來了。
“有人嗎?”她立馬喊。
腳步聲停了一下,朝這邊跑過來。不一會兒一束光從上麵照下來,看到她後立馬慢慢滑下來,半拉半抱把她拖了上來。
“咋樣,趕緊看看腿有事沒?”對方拿著手機,照著楊丹丹的腿。這時候她才看清,這不是前幾天在山坡上衝自己打招呼的“藍工裝”麼。
她用袖子抹了一把臉。“左腿疼得厲害。”說完她拍了拍身上的土,整理了一下衣服,試著站起來,剛走了一步,左腿就不自覺的抽了一下。
“別著急走,腿肯定擦破了,說不好還扭到了。”說完對方蹲了下來。
“你幹啥?”楊丹丹嚇了一跳。
“我背你回去。”
“算…算了吧。”楊丹丹下意識的往後退了一步。
“有啥啊,沒人看見。你這樣走回去,傷的更嚴重了,怎麼給孩子上課。”
對方這麼一說,她沒法拒絕了。猶豫了一會兒,她輕輕的趴上對方的背,感覺自己身體僵硬的像一塊木頭。
“你一個小姑娘,為啥跑這麼遠來當老師?”
“分配的時候沒人願意來這,我就來了。”
“沒看出來,身板小,還挺勇敢。”
“說實話,剛開始沒想著長久呆,後來和娃娃們相處久了,放不下了。對了,這麼晚了,你來這幹啥?”楊丹丹忍不住問。
“我每天看你在這條路上來來回回,今天這麼晚沒回去,不放心來看看。”
楊丹丹臉和脖子像是被燙了一般,立馬熱起來。對方突然停下。“哎呀,你脖子上的紅圍巾呢,是不是掉山下麵去了?”
“沒,我給學生了。你咋知道我有紅圍巾?”
“我見你每天都係,紅色的挺好看的,每天在山上放線,隔老遠就能瞧見你。瞧見你,我就覺得挺開心的。”
楊丹丹的臉更燙了,心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那個,我窗台上的東西,是不是你放的?”楊丹丹忐忑的問。
“你咋這麼聰明。”對方嘿嘿笑。
“學校不讓陌生人進,你咋放進去的?”
“讓學生帶啊,那些娃娃,一包吃的就搞定了。”
“那路上的碎石呢?”
“我找了兩個工人,開了輛車上去,一個小時就幹完了。”
話剛說完,山腳下傳來一陣嘈雜聲。仔細聽,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裏,喊的是楊丹丹的名字。一定是學校裏的同事看楊丹丹這麼晚沒回來,出來尋她了。
“快把我放下來吧,同事們看見,怪難為情的。”楊丹丹立馬緊張起來。
對方輕輕把她放下來。“行,我把你放這,我就在附近,看你們走了我再走。”說完笑了一聲。
“恩,今天謝謝你。”楊丹丹不好意思的低著頭。
“那啥,我叫郭曉峰,你記著,我的名字叫郭曉峰。”說完扭頭匆匆走了。
同事們的喊聲越來越近,楊丹丹伸著脖子回應了一聲。轉過頭,那個挺拔的身影似乎還在某個角落看著她。
重逢
楊丹丹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課和休息,看起來和以前沒有什麼不同,平淡,規律。隻有她自己知道,一件事情正在悄然占據著她的精神生活。
上次受傷雖然隻是擦破了皮,但學校還是堅持讓其它年級的男老師頂替自己送學生回家。楊丹丹傷好了以後,曾經提過好幾次想換回來,但都被學校否決了,這讓她非常懊惱。一方麵,是因為她失去了生活中一部分快樂,她是多麼喜歡和孩子呆在一起啊,現在每天放學,她都隻能在院子裏目送孩子們回家;另一方麵,是她發現自己竟然因為見不到那個特別的身影而感到有些失落。
自從受傷那晚以後,那個溫暖的笑臉和有力的肩膀,像是電影畫麵,總在吃飯、睡覺和發呆的時候,浮現在自己眼前。她是一個安靜內斂的人,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她此時豐富而又波瀾起伏的內心世界,隻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才會把這些想法靜靜的寫進日記裏。
但是,除了在受傷第二天,她收到了他托學生帶來的藥之後,對方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了。楊丹丹將那天晚上的情景在腦海裏過了好幾遍,也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或許,在這個平凡的地方,這份曾經讓自己心弦撥動的故事,最終會隨著時間,慢慢的淡去。
一場連續的大雪,光顧了這座幾乎不被外界所知的大山。山穀裏一夜間鋪滿了皚皚白雪,幾條被人踩出來的小道蜿蜒起伏,伸向看不見的山後。空氣凜冽而清爽。
中午課間休息,楊丹丹站在操場看著學生們活動,一張張笑臉在她的眼前閃過。她多麼希望這些還未完全綻放的花朵,能夠一直這樣無憂無慮自然生長,但擺在麵前的現實,讓她的心裏又有些酸楚。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有些家庭條件還比較困難,衣服鞋子都是穿了又穿,眼下時節如此寒冷,很多孩子連厚一些的棉衣和棉鞋都沒有。前幾天,她從網上買了一些衣服和鞋子,但是快遞到鎮上最少也要一星期,她還得趁著有人去鎮上辦事才能托人取回來。
一陣鳴笛將她從沉思中拉了回來。學校門口不知什麼時候停了兩輛皮卡車,前麵車的駕駛員正在向院子裏的人招手。孩子們都好奇的往門外張望。
楊丹丹正要上前去問,同事已經跑過去開了大門,兩輛車緩慢穩當的停在了操場一側,從車上依次下來了幾個人,穿的都是藍工裝。楊丹丹腦子嗡的一聲,臉漲得通紅,其中一個,不就是郭曉峰麼,那個熟悉的眼神從一下車就沒離開過她。她感覺雙腳就像站在烙鐵上,立馬就想走。
“楊老師,快叫其他老師過來幫忙。”還沒來得及走,同事喊了一聲,幾雙陌生的眼睛齊刷刷集中在了她身上。幾個“藍工裝”這時候笑著對視了一下,竊竊私語著什麼。
大家從車上搬下來六十多箱東西,整齊的擺在了操場上。
“叔叔,這是什麼呀?”佳佳擠到郭曉峰旁邊,昂著頭問。
“這是送給你們的禮物啊。”
孩子們一聽有禮物,全都擠過來看。箱子被依次打開,書包,棉衣,棉鞋,課外讀物,竟然還有玩具。孩子們高興的歡呼起來。
楊丹丹看著孩子們單純的臉,心裏升起了一股暖流,竟然有些想哭。人的一生,有時候真正打動你的,往往是來自陌生人毫無企圖的善意,也正是因為這些善意,我們平淡的生活,才會變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這時,一雙熱切的目光正在注視著她。這目光是那麼的真誠和濃烈,楊丹丹情不自禁的給予了回應。
郭曉峰來到了她的身邊,笑著問:“你的腿好點了嗎?我最近出差了小半個月,今天剛回來。聽說下午項目部要來你們學校給孩子們捐贈物品,我就迫不及待的跟過來了。”
楊丹丹心頭的某些東西此時好像又被點燃了。誠懇的說了一句:“我替孩子們謝謝你們。”
“你也是孩子,你需要什麼,我也送給你。”郭曉峰開起了玩笑。
楊丹丹的臉立馬紅了。“你們剛才下車的時候在聊什麼?”
“我同事誇你長得好看,說咱倆挺合適。我也覺得挺合適。”
對方話還沒說完,楊丹丹扭頭就走。
“喂,這周六下午三點半,我在山下那顆老楊樹底下等你啊。”身後傳來郭曉峰的聲音,楊丹丹紅著臉,頭也不回的走回了辦公室。
情定
初春的暖陽下,溫柔的陽光籠罩大地,春風退卻了原本的柔弱變得強健,緩慢驅趕著嚴寒,冰雪化作溪水,滋潤著萬物。
“人生的路上,我努力將那點點滴滴的溫暖一一攢起。積攢多了,心裏就有了一輪太陽。”楊丹丹深情朗誦書中看的一段話,眼裏是親切的山川與河流。
“心中有了一輪太陽,站立在風中,寒冷來襲,愛與激情便永不會離開。”郭曉峰輕輕的走到她身旁,坐了下來。
“你也讀過這篇文章?”楊丹丹欣喜的問。
“我平時喜歡看書,尤其喜歡古典文學和當代文學。當然,在你這個語文老師麵前,我班門弄斧了。”
“不。我認為每個個體都是發光的,不能因為任何空間和時間的因素,就先入為主的限製一個人的光芒。憑著熱愛,任何人的想象力和文學素養都有可能在我之上。”
“你的思想很有深度。你說的沒錯,熱愛,就像深埋在雄厚土壤中的根須,讓一個人的光芒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得到綻放。”
“謝謝你為我和孩子們做的一切。”說出這句話,楊丹丹自己也嚇了一跳,臉紅的像熟透的番茄。
郭曉峰看著她,也笑了。“我第一次在山坡上放線,看到你拉著四個孩子走在路上,唱著歌,笑得那麼開心。你穿著一件粉色的羽絨服,係著一條紅圍巾,就像是冬天裏的一團火苗,在我心上一竄一竄的。”
楊丹丹手心裏全是汗,偷偷看了一眼郭曉峰,他低著頭,緊張的一直薅腳下的荒草。突然他像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轉過身:“我……我想跟你處對象,你看你是個啥意見。”
突如其來的表白,讓楊丹丹一時不知所措,隻是低著頭不說話。對方急的一直扯手上的野草。
“你別著急回複我,你要是沒想清楚我等你。我在中國電建工作,我是家裏獨生子,父母都是中國電建的職工。我本科學的是水利水電,畢業後想趁著年輕到一線學點東西,就來到這了。你還想了解啥,我都告訴你。”
楊丹丹噗嗤一聲笑出來了。“我聽說你們幹工程的經常換地方,到時候水電站幹完,你走了怎麼辦?”
“這個水電站最少要幹三年。我們公司在國內有好幾百個工程,我會申請在離你最近的地方工作。今後你在哪,我就去哪。”郭曉峰誠懇的說。
楊丹丹抬起頭,望著對方的眼睛,甜甜的笑了。
太陽溫柔的將光芒灑向山巒與河流,像母親的手拂過孩子的頭發與臉龐,輕柔而又充滿感情。正在融化的積雪下,河流日夜不息歡快的流淌著,就像這世間時刻在發生的愛情一樣,綿長而又令人向往。
作者:魯丹出生年月:1986.06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