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1新聞來源:188BETApp
擊節江河的掌舵人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的兩河口水電站作為雅礱江中下遊梯級電站的“龍頭”水庫電站。電站最大壩高295米,是我國第一高、世界第三高土石壩,具有高海拔、高寒、高邊坡、高土石壩、高泄洪流速等世界級技術難題和挑戰。這裏雲集著中國葛洲壩集團、成勘院等10餘家參建隊伍,強手如林。他們中有一支隊伍的階段性成果炫目奪彩:率先開挖700m世界級特高邊坡群、率先支護世界最高流速泄洪洞、率先使用三維立體防護技術及多臂鑽機械化作業多項創新技術……你相信嗎,創造這一係列“第一”的技術掌舵人,就是葛洲壩二公司四川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項目部總工程師張建均。
有備而來,誌存高遠
2012年,初到投資規模如此大、技術難度如此高、施工環境如此苛刻的張建均,不像別的項目總工程師一樣有著可資炫耀的履曆,甚至連年紀也是所有總工程師中最小的。這不禁令人疑問,這樣重大的工程他能勝任嗎?其實,張建均是有備而來的。20年前的1998年,采礦工程專業畢業的張建均入職葛洲壩二公司,正趕上公司投資建設瀾滄江流域梯級水電站的熱潮。張建均建築生涯的首個崗位就與水電站結緣,當年公司承擔大朝山地下引水發電係統的施工,尾水調壓室為當時亞洲第一大尾水調壓室,其施工難度和工藝複雜性為國內同類工程項目之最。年僅23歲的他,作為尾水調壓室的施工員,白天化身“指揮官”,積極協調各方工序,鑽、爆、運、錨、噴護等施工環環緊扣,晚上化身“夜貓子”,一遍遍地優化施工計劃,他放棄包括春節在內的所有假期,惟願完美自己的職業“初戰”。經過兩年的努力,他終於“如願以償”!尾水調壓室提前5個月完工,且調室高邊牆預裂平均超挖僅12cm(設計要求17cm),爆破殘孔率為95%以上。1999年3月,著名水電專家、時任工程院院士譚靖夷看到尾水調壓室高邊牆12m深度預裂爆破後,對大朝山水電站身邊人說道:“這才是真正的洞挖,要宣傳,要總結!”。到2002年,大朝山水電站尾水調壓室工程更是獲得“雲南省優質工程獎”二等獎。
初戰告捷,讓張建均嚐到了作為技術工人的甜頭,也由此埋下向水電技術“掌舵人”就位的初心和追求。
2007年,他從瀾滄江轉戰雅礱江,擔任錦屏二級水電站廠區樞紐項目總工程師。在錦屏二級項目上,他事無巨細,隻要是組織交給的任務,張建均都傾力做到極致。他還利用自己的積累的水電技術優勢,與美方質量總監、監理等充分溝通。在不斷的磨合中,張建均對國內國際技術標準有獨到的理解,常令年紀比他大十幾歲的同行專家嘖嘖稱讚。來兩河口水電站前,張建均曾任撒多水電站項目、岩灘水電站擴建工程總工程師,正是在大朝山、小灣、漫灣、錦屏二級、撒多、岩灘等10餘年的艱辛探索,讓張建均對水電項目管理模式、技術標準爛熟於心,這無形中為他升任百億級超級工程的技術“掌舵人”打造了一張“通行證”。
精於細節,彎道超車
“幹好在建工程是硬公關”公司董事長陳立新在《董事長工作報告》中的話,深深地烙在了張建均的腦海。
2012年,他終於實現了“初心”,可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是當頭棒喝。由於兩河口水電站地處藏區高原,地形地貌複雜,山高坡陡,綜合坡度55°,局部陡崖地段坡度達80°以上,近乎垂直;邊坡群開挖高差達690m,比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還高50米;冬季晝夜溫差大,冬季白天最高氣溫20℃以上,夜晚最低氣溫-15.9℃;幹季風大、空氣幹燥,森林防火艱巨……接踵而至的施工困局,讓這位“技術大拿”一時犯了難,更讓項目工期有所滯後。
他在為提速施工而苦思冥想、殫精竭慮。此時的張建均常常獨自一人爬到山頭上,抱著電腦編寫方案,一坐就是一天,夜深人靜,他會對技術方案的每一句話“強製精修”,寄希望句句都能切中要害。雖然之前項目積累的很多技術無法照搬到體量如此大的項目上,但他卻把多年來形成的自我批判、超前策劃、精於細節的習慣早已融入他的工作之中。其實,在2012年3月張建均帶領技術團隊進駐兩河口水電站項目時,多家來得更早的公司已經完成開工準備,掌握了優勢資源,並付諸現場實施,張建均他們承擔的開挖標整體進度顯然已經落後一截。但張建均心中自有“一盤棋”,“雖然我們前期準備落後了,但隻要把設計、技術、器具等保障工作做實做細,實現'彎道超車'便不是奢望。”在細化方案的同時,不破不立、敢為人先的張建均突破慣性思維,通過積極協調引入多臂鑽機械,改進三維立體的防護技術,創新使用濕噴台車,提出“兩大層四小層”施工工序……一係列創新措施讓項目部漸漸抹平了與先進單位的差距。
“技術是龍頭,實現靠配置”,是張建均經常告誡團隊的一句話,他在把控技術工作同時,總能對影響施工生產的關鍵環節提出細致入微的改進意見。從前期的方案編製、資源調配、商務談判、勞務引進,到現場的樣品提交、出具報告、基礎開挖、錨杆噴護,正是他的精準預判,細密部署,又時而大刀闊斧進行優化,才讓項目部實現了彎道超車。2017年6月30日,項目部以零安全事故,零質量事故完成700m世界級高邊坡的施工工作;2017年12月23日,提前13個月開挖支護完成世界最高流速泄水建築洞室群……項目部更是連續五年獲評“誠信履約項目部”稱號,他個人獲評為“四川省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優秀建設者標兵”、兩河口水電站建管局“優秀總工”榮譽稱號。
凝聚團隊,責任擔當
兩河口水電站員工眾多,如何實現員工和睦相處,打造齊心合力的團隊,一直是張建均總工程師“操心”的大事。項目開工不久,因一位施工員對工人說話聲調過高,工人誤認為是在“吼”他們,引發對立情緒。離現場不遠的項目生產經理朱向陽趕快跑過來做了澄清、勸解。本以為這事就這樣過去了,但張建均得知後卻“小題大做”,把雙方當事人一一叫到了辦公室,全程還原糾紛細節,分析造成誤解之症結,並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使當事人充分溝通,實現了發自內心的握手言和。此外,他還特別珍惜與藏區當地人的感情,2014年有位職工剛在項目部入職,當了解其母親患尿症,血液透析需花大筆醫藥費,他連夜做了個募捐箱,個人捐款2000元,項目部損款2萬餘元。每逢工作閑暇之時,他都會去看看當地藏區小朋友,有時候會帶點筆本、有時候會帶點水果……
“牆內開花,牆外香”他的徒弟劉傳虎解釋到“我師父在兩河口水電站算是有點名氣,他呀就是個操心的命,閑不住的人”。原來他自2012年到兩河口,到目前已有7個年頭,每年在工地時間都會超過320天,由於經常熬夜趕工技術方案,高原缺氧又會導致睡眠不好,有時一天隻能睡2~3小時,可就是這樣,張建均還是一絲不苟,兢兢業業。這還不算,在2012年5月與2014年1月他兩次遠赴公司厄瓜多爾索普拉多拉水電站指導工作,提出多項技術建議,均得到項目部的采納,在2010-2012年期間,他三次作為“水電行家”,受四川省建設廳邀請參與評審15項工法……
“188體育官網app 就好似我的命!我希望我的路越走越寬,所以一定要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張建均表示,把團隊的力量真正凝聚起來,往一個方向跑,這是事業成敗的關鍵,把自己技術能力擴散到更多有用的地方,這是作為一名水電專家的榮耀。此時的他如同一匹馳騁在雅礱江流域這片建設沃土上的俊馬,朝著遠處的征途絕塵而去,不問來時,但知歸處。
作者姓名:賀康虹
出生年月:1990年7月
單位: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