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1新聞來源:188BETApp
美麗的金沙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神奇的大自然增添了金沙江兩岸風光旎麗的壯美景色,更賜予了豐富的水能資源。有人說:“站在遠處看,金沙江好比一條前不見首、後不見尾的巨龍,在深山峽穀中蜿蜒盤旋”。而鑲嵌在這條巨龍身上的一顆西藏明珠——拉哇水電站,已足足讓我們中南人曆經了十三個酷暑寒冬,苦苦追尋。
拉哇水電站的魅力在於兩岸的地形的陡、峻、險,如古詩雲:“兩崖俊極若登天,下視此江如井裏”;更在於“壩高”、“坡陡”、“坑深”、“泄量大”的四個突出特點,即位居世界同類之最的239m麵板堆石壩壩高、位列國內外前班的4400m3/s的單洞泄量、和在70m深的軟泥裏挖出來的大壩基坑。
2006年,受業主委托我院拉開了拉哇前期勘查工作的帷幕。經過一年的現場協調工作,拉哇前期勘查小分隊進場了,這支隊伍早上七點出門、晚上七點就地紮營、一周七天,周而複始。前期勘查的工作環境,用現在時髦的話講,就是低碳、環保、純天然。天然到什麼程度,腳下的路都沒有一條。好在周樹人先生在若幹年前就給了我們指引,他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多走走也便成了路。”懷著勇於擔當的使命感,無畏的中南人走完了一座山又翻過了一座峰,睡過牛棚、躺過山洞、喝著江水、嚼著藏巴,風餐露宿,人走馬馱,多少次從馬背摔下來,抖抖從未幹過的鞋麵,道一句:“扶我起來,我還能走。”以如此堅定的信念,完成了拉哇前期勘查所有工作,為後方設計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
常言道:“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有鑒於此,長沙大本營的設計人員更不得半點懈怠。拉哇工程涉及的十幾個專業的設計工作,均麵臨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難度大的困境。但是難,對於中南人來講早已司空見慣,70年的曆程,經過龍灘、鳳灘、向家壩等一座座優質工程的磨礪,我們底氣十足,大可迎難而上。
經過6年的可研設計 ,時間推進到可研審查的關鍵年——2017年,這一年有十幾本重要專題岌岌待審,拉哇的設計團隊日夜奮戰。有很多同事,我稱他們為“811”戰士——8點上班、1點下班、一刻不停。就是在這樣無私奉獻的感染力下,含我在內的拉哇設計團隊,順利完成了所有核心專題的審查。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2018年很快到了,拉哇審查通過了,項目申請也完成了,核準之日黎明之前,一個白格將我們懸著心推到了嗓子眼兒,金沙江水電項目麵臨著巨大的自然災難。應發改委、各級部門及總院要求,我院承擔了白格滑坡及其對拉哇影響評估報告的編製。這份報告非常棘手,沒有先例,隻有白紙。報告目錄前後都修改了不下十幾遍,各級領導也沒少陪我們一起秉燭奮戰。過往曆曆在目,淩晨2點,19樓的會議室燈火通明,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每個人還炯炯有神。在編製報告的20多天的時間裏,大家都沒有少熬夜,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報告順利通過了審查,得到了發改委、中谘公司等各級主管部門的一致好評,為拉哇的最終核準打了堅實的基礎。
時至今日,拉哇項目已經進入全麵開工建設階段,籌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三大主體工程標也在按部就班地開展。
可是,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拉哇的故事也將持續下去,中南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建功立業的決心仍將彌漫在整個拉哇水電工程建設中。正是這些無私奉獻的中南院前輩、後輩一直秉承著中南院精神,堅持披荊斬棘迎難而上,愛崗敬業勇於擔當,拉哇這個“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骨幹電站之一的大型水電樞紐工程才迎來了今日的曙光。
我們堅信:每個中南人都能在芳華褪去、人生謝幕時,仍然像歸來的少年一樣牢記使命、初心不改,並坦然說一句:“萬事盡力,無愧於心,無愧於人,建功新時代。”
姓名: 劉東 出生年月:1986.11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專業:水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