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羅崇伸 張蘊華:石破天驚的豐碑(中國科協征文一等獎)

2020-01-10新聞來源:188BETApp

石破天驚的豐碑

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錦屏山隧洞工程建設報告

19世紀是橋的世紀,20世紀是高層建築的世紀,21世紀是人類開發地下空間的世紀。”這是國際上一種普遍的現實觀念。許多發達國家都把地下空間當成一種新型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各國政府對開發地下空間先進的鑽進與掘進技術都極為重視。錦屏山交通隧洞是世界水電工程綜合規模最大的水工隧洞群,麵對的是高埋深條件下獨頭掘進的通風、高壓大流量突湧水、高地應力岩爆,這三大世界技術難題。這三大技術難題的攻破,其意義和影響不僅僅在於錦屏水電站建設本身,它對我國正在規劃中的規模更加宏大的地下工程建造都具有借鑒價值。

我們在攻克三大世界級技術難題中,也請來了世界頂尖級權威專家提供谘詢。有美國的、加拿大的、挪威的、意大利的……我們急切地期盼他們的高招。可是,這樣規模的工程,他們誰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技術難題,他們誰也解決不了,誰都回答不了我們的問題,都無可奈何。他們反倒告誡我們,這工程風險太大,希望我們慎重考慮。我們隻好苦笑:難道我們中國人做事不慎重?!我們太慎重了:邀請他們來谘詢,這就是慎重;盡管麵對世界級技術難題,但我們決不畏難退縮,決不讓工程半途“泡湯”,要對國家、對人民負責到底,赴湯蹈火,再所不辭,這就是慎重!

世界頂尖級權威專家不能解決的技術難題,中國人自己就不能破解?如果把這句話的問號改為句號,那就成了徹頭徹尾的“爬行主義”,中國就永遠不能站在世界前列,領先世界。民間有一條很好的成語:“山高人為峰”。珠穆朗瑪是世界最高峰,中國登山隊員登上去了,插上了五星紅旗,飄揚的五星紅旗就成了世界最高峰。三大世界級技術難題被我們攻破了,地下工程當然就有了真正的世界頂尖的新權威,這些權威在中國!這就是中國人對人類科技發展的傑出貢獻。

——選自采訪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領導劄記

第一章:一氣撼乾坤

1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複還……

詩仙李白的名句,雄奇、狂放,既寫實,又浪漫,中外歎絕,千古不朽。

橫亙青海中南部,海拔50006000米的巴顏喀拉山可謂華夏龍脈——黃河之源,長江、黃河的分水嶺。

雅礱江也與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同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南麗,由北向南,以年均每秒2020立方米的水流量,年徑流量637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3462KW,天然落差4420米的雷霆萬鈞之力,穿越千山萬壑,奔騰咆哮,一路轟鳴1570公裏,注入長江上遊金沙江,奔向大海。

清人於鼇有五言絕句,可借之表現雅礱江的不凡:

源從天上落

一氣撼乾坤

高峽千尋險

濁流萬裏奔

萬古流淌的雅礱江到20世紀50年代前,卻一直有如入宮前的楊貴妃,“養在深閨人未識”。處在孤獨、寂寞中。1956年,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後,成都水利勘測計劃院與中國科學院合作,首次對雅礱江水資源進行了全麵普查。1966年,國家水力部上海勘測設計院入川,對雅礱江錦屏大河灣及下遊河段進行了複勘。自20世紀末,二灘水電站建成起,雅礱江就走出深閨,越來越強勁地震撼著中國,震撼著世界,震撼著乾坤了。雅礱江在全國規劃的十三大水電基地中名列第三,幹流共規劃建22座梯級水電站。20052006兩年,國家相續核準錦屏一級、二級水電站開工建設,又標誌著雅礱江水電開發插上了一對騰飛的翅膀。

在雅礱江上,“一氣撼乾坤”的大事件接踵發生著。

2008年88日,伴著穿越錦屏山,連接錦屏一、二級水電站的AB兩條平行的,各17.5公裏長,被水電人稱為錦屏電站輔助洞的錦屏山交通隧洞東、西兩端響起了貫通的喜慶禮炮,讓雅礱江又一次一舉成名:震撼了中國,震撼了世界,震撼了乾坤!

錦屏山AB兩條交通隧洞200411日正式破土動工,分東、西兩端獨頭掘進,到貫通之日,經曆了1700多個驚心動魄的日日夜夜。

錦屏山交通隧洞從平均埋深2375米,最大埋深2500米的錦屏山中破岩而出!

錦屏山交通隧洞在大流量、高壓力的地下水的噴瀉中百折不饒,一路衝鋒,凱旋而出!

錦屏山交通隧洞冒著高地應力岩爆,在業主與參建單位擰成一股繩,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必勝信念和科學精神鬥智鬥勇中告捷而出!

“錦屏山交通隧洞勝利貫通了。在山呼水和的禮炮聲中,真想一遍又一遍地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雅礱江水電人和工程參建者如是說。

這是兩條當今世界水電工程綜合規模最大的交通隧洞。

這是兩條遭遇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嚴峻挑戰的隧洞。

這些世界技術難題曾經吸引來一批批世界頂尖級權威專家們,也難住了這些專家們。他們乘興而來,卻無功而返……

轟鳴的禮炮宣告著世界奇跡的誕生:那些讓外國權威專家們為難尷尬的技術難題被中國人攻破了!

其實,中國人攻破世界尖端工程技術難題根本不足為奇。

因為這是個有著精衛填海、愚公移山、誇父追日、女媧補天的古老傳說的國度。

2

從北向南的雅礱江流到中下遊的小金河口,受海拔41004500米高的錦屏山的阻擋,流向驟然掉頭,拐向南流,形成長達150公裏的大河灣。

雅礱江大河灣之大,占了江流全長的近十分之一,橫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木裏、鹽源、冕寧三縣,是我國著名三大河灣之一。它宛如神話傳說中的寶瓶,亦如一條蜷曲的巨龍。寶瓶瓶頸的東、西兩端,即江的上遊與下遊與錦屏山隔山對峙,兩相守望,最短距離僅16公裏,水頭落差竟高達312米。

甩開大河灣,在“寶瓶”的瓶頸處把錦屏山掘穿,讓江的上遊與下遊,亦如讓這條盤山而臥的巨龍首尾相銜(水電人簡明的稱之為“截彎取直”),上、下遊312米水頭的落差則等於從一百多層的摩天大樓上直瀉下來,威力如神。

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就分別建在“寶瓶”瓶頸的兩端。西端(上遊)是錦屏一級水電站。其水庫大壩高305米,雙曲拱壩,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水電站中的最高大壩,安裝6600MW發電機組,裝機總容量3600MW。東端(下遊)是錦屏二級水電站,是雅礱江上規劃建設的22座梯級電站中裝機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安裝8600MW發電機組,裝機總量4800MW

錦屏二級電站引用錦屏一級電站的尾水(經穿過錦屏山的4條平行的平均16.67公裏長的引水隧洞)發電。錦屏一級電站尾水於下遊與錦屏二級電站閘壩水庫銜接,形成雙星座姊妹電站,聯合運行。

錦屏山AB兩條交通隧洞是與錦屏二級電站四條引水隧洞平行的單車道隧洞。兩隧洞中心間距35米。A洞寬5米,高5.5米;B洞寬6米,高6.5米。

錦屏山交通隧洞貫通,標誌著製約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建設的“瓶頸”或咽喉要塞已經打通,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建設進入了高速快車道。還對今後雅礱江中遊的卡拉、楊房溝、楞古、牙根、兩河口水電站建設至關重要。

如果把錦屏一、二級水電站比作托起整條雅礱江水電開發騰飛的一對強健的翅膀,則錦屏山交通隧洞就是貫通這對翅膀的兩條大動脈,源源不斷地為這對翅膀輸送養料和氧氣,不可須臾中斷。是錦屏一、二級乃至卡拉、楊房溝水電站的生命線。

它還具有多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集交通、科研,以及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建成後,使兩個電站的運營管理於一體的功能。

在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建設施工中,它是水泥、鋼材、施工機械等物資安全、快捷通道。錦屏一級水電站施工主要建築材料需要運進物資325萬噸,錦屏二級水電站(包括引水隧洞西段)需要運進物資5060萬噸。若不建錦屏山交通隧洞,如此巨量的物資運入,則要繞經大河灣的215省道及輔助道路。那完全沿著陡峭的山壁開鑿出的公路,每年雨季總難免塌方中斷,或被泥土石流衝毀,車輛和物資安全難保,工期中斷、連生活物資供給都成問題。有一年雨季,215省道中斷2個月,錦屏電站的車輛隻好繞道甘孜藏族自治州,從康定、九龍,原每噸物資不到100元的運費,耗到了每噸500元,有的運費超過了物資本身的價格。有了錦屏山交通隧洞,運輸物資安全快捷,每趟車縮短運距100多公裏,縮時3小時,僅運費一項,就可以節省人民幣3億元。

錦屏山交通隧洞的“科研洞”作用,在於它為建錦屏二級水電站的4條引水隧洞起到了超前勘探和施工經驗積累的作用。引水隧洞與交通隧洞處於同一地質構造帶,埋深也相近。交通隧洞遇到的技術難題,引水隧洞也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到。交通隧洞建成貫通,等於為引水隧洞做了一套完整的實驗,為引水隧洞的設計提供了切合實際的科學依據,也超前破解了一切的技術難題。這樣,引水隧洞的建設就必然會變得順利、快捷了。

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建成後,錦屏山交通隧洞以一條安全暢快的直線拉攏了上遊和下遊兩個聯合運營的電站。兩“姊妹”間交流溝通,相互一抬腿就“眼對眼”,“嘴對嘴”了。兩電站的聯合運營管理格外便捷。這時候,錦屏山交通隧洞又成了連兩座電站於一體的脊梁。

記得還在二灘水電站開發建設早期,某西方國家水電專家前去考察時,麵對雅礱江這麼大的水能資源和得天獨厚的開發條件,不禁感歎道:“上帝啊,你怎麼這樣偏愛中國!”其實,上帝在偏愛中國的同時,更給中國人設定了一道道天大的難題,像一部部天書,人間連讀通它都難。而讀通之後,讀者獲得的也不是大驚大喜。這些天書就一句話:上帝要中國人自己做雅礱江水電開發的上帝。

第二章:敢為天下先

1

潘家錚,已故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990年被國家授予“建設大師”榮譽的水電“泰鬥”。一生從事水電站設計、建設和科研。曆任國家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能源部水電總工程師、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要職。

“我對中國的大江大河都有感情,但對雅礱江可以說是'魂牽夢繞',做夢都要想到它。”

2003年1125日,他以76歲的高齡來成都參加有11名院士,百名水電專家共聚一堂的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可行性報告審查會時,激動地這樣對記者說。

潘家錚老人代表的是共和國水電人共同的意識和意誌。

1964年冬,時年38歲的潘家錚就應調遣,從水利部上海勘測設計院入川,參加雅礱水電開發研究。19657月,雅礱江畔,錦屏山下,旌旗獵獵。錦屏水電工程指揮部成立了,雲遮霧罩的高山深峽的萬古寂寞被打破了。潘家錚時任勘測設計辦公室副主任。那時候,工程指揮部的主要任務是對雅礱江大河灣及下遊河段進行複勘。然後,確立開山鑿洞,打通錦屏山,對大河灣“截彎取直”,引水建電站——即今天的錦屏二級水電站。

既然決定對大河灣“截彎取直”,就意味著錦屏山交通隧洞和引水隧洞是開工的首項大工程。

那時候,正當年富力強,豪情萬丈的潘家錚簡直處在為國家建大電站的亢奮中。一天,他去大河灣上遊勘察。爬行在灌木叢生,無路可尋的半山中,他看見一個放羊的十七八歲的男孩。他請這個男孩為他帶路。

放羊男孩不明白這個從遠天遠地跑到這隻能見到一線之天的錦屏來的外地人要到大河灣上遊去幹什麼。不過,他明白天下畢竟沒有比大人種地,孩子放羊更重大的事了。

“你要到那地方去看什麼?是不是那裏的草更鮮嫩,羊吃了更肥實,你想讓你家娃娃去那裏放羊?”放羊娃好奇又興奮地問。

“哎呀,我去那裏與放羊無關,我是去勘察——我們要在這地方建大電站。”

“啥是大電站?大電站咋咯建?是不是要進山砍樹,挖土壘牆?這些事,生產隊長不批條子,生產大隊、公社不蓋章,是搞不成的喲!何況你是外地人,又不是我們這兒的社員,憑啥給你批嘛?”

“哎呀,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又想得太複雜了。建大電站,先要放炮,要把錦屏山打穿,要把大河灣上遊的水從山洞裏引到下遊去……這不需要你們生產隊長批條子。我看這樣吧:我們明年就動工了。到時候,聽到開山的炮聲一響,你就可以到我們這裏來報名當工人。當了工人,你慢慢就知道大電站該怎麼建了。”

說完這番話,潘家錚又覺得自己的話有幾分滑稽:明年就動工?你潘副主任能拍板麼?

第二年——1966年,炮聲的確響了;炮聲不僅那個放羊男孩,全世界都聽到了。不過,炮聲響起的地方不是錦屏,而是北京;不是開山建隧洞,而是“炮打司令部”——是十年浩劫開始的炮聲。從此,對錦屏水電站的勘察和籌建,對那個放羊男孩的許諾就隻縈繞在潘家錚的睡夢中。

“真的,自那以後的近40年中,我多次夢見那些場景:那山、那水、那放羊的男孩………夢中醒來,總難免心中歎息:雅礱江不開發,像錦屏這樣好條件的電站不上馬,我死不瞑目!我甚至想,死後把一部分骨灰埋在雅礱江邊、錦屏山下……今天,我40年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而且錦屏水電開發的規模,遠遠超出了我的夢想。我們中國人的意誌真堅強啊……隻是,掐指算來,那個放羊男孩如今也已經兩鬢斑白,當不成工人了……”。

潘家錚對記者說這番話的時候,情緒很激動,感慨萬千。

2

雅礱江大河灣奇特的地貌和複雜的地質結構為錦屏山交通隧洞建造擺下了三道世界級技術難題。

錦屏山交通隧洞實在地勢陡峭,山羊都到此止步,畏而避之的錦屏大峽穀段掘進,一麵是陡崖,一麵是湍急的江流。大規模的施工隊伍、大型挖掘機、運輸機械在這裏布不開陣。正如打一場攻守戰,進攻方連腳都沒處站,站不穩,怎麼能獲勝?施工布置難度是國內外罕見的。17.5公裏長,最大埋深2375米,且埋深大於1500米的洞段占隧洞總長度的73.1%,埋深世界第二,綜合規模世界最大的兩條隧洞都隻能分東、西兩端獨頭掘進。這就造成了施工作業通風難、排渣難。

錦屏山隧洞處在地質上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錦屏山以南北向座落於大河灣範圍內,山勢雄偉,周圍重峰疊嶂。隧洞工程區內圍岩均處於磨房溝和老莊子泉之間的地下水分水嶺附近,岩體縫隙較發育、在大理岩地段和東西部鹽塘壩地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富水層。主要為圍岩縫隙水,具有“水壓高、單點湧水量大、流量穩定”的特點。隧洞埋深大,岩層地應力高,隧洞施工掘進中岩爆頻發。岩爆洞段約占整個開挖洞段的15%。弱岩爆,中度岩爆,強岩爆都有。所謂“岩爆”,是由於上覆岩層的重量、地質結構、成岩作用,天然岩體中存在的應力,使岩體處於天然受力狀態。但在岩體中或岩基上挖掘隧洞時,由於施工開挖,改變了岩體原來的受力狀態,引起應力重新分布,產生了應力釋放,從而影響穩定,產生的硬脆性圍岩爆裂,鬆脫、剝落、甚至彈射、拋擲的可怕現象。它嚴重威脅著施工人員、設備安全,阻礙施工進展。

3

攻破世界三大技術難題,打通錦屏山,開發大河灣,建設大錦屏,把中國幾代水電人的夢境變成現實,這是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決策與經營層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意誌。而將帥的運籌帷幄,親臨前線組織指揮以及個人智慧和才幹,往往主宰著成敗。

2000年11月,從解決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施工及雅礱江對外交通問題的角度出發,在華東院編製《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施工專題研究設計大綱》中,首次提出了輔助洞方案。也就是首先打通錦屏山隧洞方案,20024月,錦屏山隧洞初步設計通過審查。

然而,打不打錦屏山隧洞,專家們仍然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有的專家甚至激動地講,如果能把錦屏山隧洞打通,我把頭給你們。如果打不通錦屏山隧洞,那麼意味著引水隧洞也打不通,對大河灣“截彎取直”,引水建錦屏二級水電站就不成立。

正在此時,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新任總經理陳雲華(現為雅礱江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上任了,這位與雅礱江有著不解之緣的年輕人,在80年代初,就隨當時的水電部副部長姚振炎騎著馬,在洶湧咆哮的雅礱江邊,深峽窄穀中跋涉,實地考察過雅礱江。14年前他在挪威皇家工學院留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他還念念不忘考察雅礱江的情景,他的碩士論文的選題也是雅礱江水電開發。

2002年7月,陳雲華告別妻子和女兒,放棄首都北京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由國家開發銀行投資業務局副局長兼中瑞合作基金管理人調任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其時,正值錦屏山交通隧洞完成初步設計,承前啟後的轉折關頭。

這畢竟是一項西方發達國家的頂尖級權威專家們都認定風險太大,雖不好冒昧地說“不”,卻委婉地勸雅礱江公司高層領導“慎重考慮”的事。麵對的是世界188體育官網app 和地下工程至今沒有破解的技術難題,是勝負難辨的挑戰。

其實,雅礱江公司也並非別無選擇,逼上梁山。有一條規避風險的平安道路早擺在了那裏:早期設計單位在做大河灣開發方案的時候,就曾輕鬆地做了一套沿大河灣建多個梯級電站的方案。這被稱為“成熟方案”。之所以“成熟”,就是它沿襲的是過去搞水電開發的老傳統做法,可謂輕車熟路。這就是:不搞“截彎取直”,不建錦屏二級這個雅礱江上最大的電站。在錦屏一級電站後邊,沿大河灣搞幾個規模不大的電站。選擇這個方案,當然就不存在打通錦屏山,建造錦屏山交通隧洞、引水隧洞了。

但是,這個方案移民搬遷多,占用土地多,投資大,工期長,效益低。

麵對風險,陳雲華與經營班子的成員達成共識:“我們應當相信科學,相信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們自己的水電工作者腳踏實地所作出的大量勘察、研究和論證。我相信中國人有信心,有能力攻克技術難題。我們要敢為天下先!一定要打通錦屏山!

陳雲華在班子會上斬釘截鐵地講:截彎取直,打通錦屏山,建成交通隧洞和引水隧洞,讓錦屏一、二級兩座裝機規模最大,效益最好,工期最短的姊妹水電站在雅礱江上“雙星爭輝”!這是我們的神聖使命和光榮職責。

雅礱江公司對錦屏山隧洞果敢決策的背後,有來自公司董事會堅強有力的支持。時任國投集團董事長、雅礱江公司董事長的王文澤同誌多次深入錦屏工地現場指導工作,在一次與錦屏建設管理局班子成員的座談中,他曾經有一段精辟的論述:“世界頂尖級權威專家不能解決的技術難題,中國人自己就不能破解?如果把這句話的問號改為句號,那就成了徹頭徹尾的“爬行主義”。中國就永遠不能站在世界前列,領先世界。民間有一條很好的成語'山高人為峰'。珠穆朗瑪是世界最高峰,中國登山隊員登上去了,插上了五星紅旗,飄揚的五星紅旗就成了世界最高峰。三大世界級技術難題被我們攻破了,地下工程施工當然就有了真正的世界頂尖級新權威,這些權威在中國!這是我們中國人對人類科技發展的傑出貢獻。”

然而,作為錦屏工程的最高指揮官,陳雲華總感覺隧洞一天不通,就不好理直氣壯地說我們有能力攻克世界三大技術難題這句話。而到了隧洞打通了,建成通車了那一天,我們又不需要說這句話了。這三大技術難題究竟有多難?該怎麼解決?又隻能到施工現場去體會,去仔細觀察、研究。

錦屏山隧洞工程的進展也時常讓後任的國投集團董事長、雅礱江公司董事長王會生牽掛。他先後兩次到錦屏工地,身穿雨衣,站在深及膝蓋的地下湧水裏,與錦屏山隧洞施工掌子麵的工程技術人員親切交談。20061230日,王會生董事長在錦屏工地現場飽含激情地談到:“雅礱江公司廣大員工克服了巨大的壓力和困難,有力推動了錦屏工程的進展,尤其是在錦屏山隧洞建設過程中,每天都在冒著生命危險創造新的世界紀錄,這一切讓我無比震撼和感動,當這樣單位的董事長,我自豪,我驕傲!”

第三章:獨頭掘進中的“新陳代謝”

在掌子麵(隧洞掘進的工作麵)岩壁上鑽孔打炮眼——往炮眼裏填裝炸藥——爆破——把成方爆破下來的土石運送到洞外去(即出渣)——開鑿巷道、安裝支護。

這就是隧洞建造的基本程序,即掘進。掘進中各程序的順利與否,就決定著隧洞建造工程的進度。其中某個程序出亂子,整個掘進工程就梗阻了。

何謂“獨頭掘進”?獨頭掘進何以成為一個世界性技術難題?

錦屏山交通隧洞從東往西,全長達17.5公裏。建造這麼長的隧洞,通常的方法應將之截成若幹段,從側麵鑿若幹輔助坑道進去,分若幹段同時掘進,亦即多頭掘進。多頭掘進,掌子麵通風、出渣距離短,施工自然方便、快捷又安全。

錦屏山交通隧洞是在陡峻的錦屏大河穀段建造,兩側是懸崖峭壁。如前所述,沒條件實施多頭掘進的施工布置,隻能從東、西兩端向縱深掘進。這就叫獨頭掘進。據查,國內外至今還未見隧洞獨頭掘進全長超過9500米的報道。而錦屏山交通隧洞全長超過了國內外獨頭掘進最高紀錄近一倍。

錦屏山交通隧洞兩端獨頭掘進,到中間交彙貫通點,各有近9000米長地距離。要把洞外的新鮮空氣送到這麼長距離的掌子麵去,把掌子麵的放炮後刺鼻嗆肺,令人窒息地硝煙、粉塵和有害氣體抽出來。這是很不好解決而又必須解決的難題。正如人的呼吸,新陳代謝一樣,一刻也不能停止。再則,這麼長的距離,出渣和出渣後把水泥、鋼材、支護材料等運進洞裏的掌子麵去,也同樣是個“新陳代謝”問題。

新陳代謝必須暢通,一刻也不能停滯,這與工程的生命息息相關。

雅礱江公司錦屏建設管理局工程技術專業人員與工程設計、監理、施工單位攜手合作,傾力創新,創造了國內外未見文獻報道的射流通風技術。東、西兩端均采用AB兩條隧洞互為平導的巷道式通風方式。堵住AB洞之間的橫向風門。隧洞內每隔300米安裝一台射流風機,由A洞進風,B洞出風,並在獨頭輔以管道式局部通風。

他們獨創的這項填補了國內外空白的“無風門巷式射流通風技術”,通過實踐檢驗具有安全可靠、風阻小、風量大、設備簡單、管理方便、維修費用低、長距離通風效果良好等優點,是一種理想的獨頭掘進,長距離通風技術。

出渣及運輸方式上,隧洞東端采用汽車(即無軌運輸);隧洞東端采用最長時達46節車廂的礦車(小火車)運輸(即有軌運輸)。西端無軌運輸,由於隧洞沿線都設有射流風機,隧洞內通風良好,汽車尾氣,粉塵都得到了迅速排放,出渣問題就隨著隧洞通風問題的解決迎刃而解了。東端有軌運輸,由於礦車本身不產生尾氣排放,更有助於洞內通風。但是,軌道布置不靈活,地下水淹沒隧洞巷道時,常發生掉軌,維修難度大,影響出渣。為解決這一難題,施工隊伍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用製度強化了有關人員的責任,健全了礦車運行安全設施,隧洞內彎道、軌道道釵處都安裝了紅綠燈,調度員24小時值守。作為業主方的雅礱江公司急施工單位之所急,主動幫助他們增置了先進的大型機械,新創了扒渣機與裝載機聯合作業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出渣難題。

錦屏山交通隧洞打破了國內外獨頭掘進的最高紀錄,新創了“無風門巷道式射流通風技術”。僅此,就足以在人類地下工程建造技術發展史上記下重重的可以流芳中外的一筆。

第四章:製伏洞中蛟龍

這是美國災難恐怖大片中也見不到的場麵。那些大片中舉座驚恐,讓人“啊——,啊——”地驚叫失態、掩目躲避的場麵畢竟是虛擬的,故事畢竟是虛構的。而這裏的場麵、故事和人物百分之百真實。

這些場麵經常出現在錦屏山隧洞的施工中,與長長的五年施工期為伴,與17.5公裏長的隧洞掘進為伴。

這是掘進施工期某年夏秋之交的雨季汛期。錦屏山、耗牛山地表的山洪如一條條“黃龍”“白龍”“”青龍,爭先恐後地跑出深山,撲進雅礱江。雅礱江裏浪濤翻卷,不分白晝,水吼如悶雷。

錦屏山2000多米深的胸腹中,本就發育旺盛的圍岩富水帶裏,地下水如一群群發瘋的猛虎,用凶猛的虎頭衝撞著圍岩,搜尋著那些在數千萬,數億年的黑暗中就崩裂的圍岩裂隙和藏而未露的溶洞。圍岩裂隙遍布岩體。開掘隧洞給了它們千載難逢的透氣,舒適的機會。

這天,隧洞施工掘進又進入了圍岩富水帶。山體內的地下水突地衝穿了一條條圍岩裂隙,以每秒20立方米的出水量,以高達7兆帕的壓力從掌子麵往開掘出的隧洞巷道裏呈乳白色的濃霧狀噴射。噴射最遠距離200多米,形成令人窒息地真空帶。

半明半暗的長長山洞中,條條水龍從頭頂上張牙舞爪撲下來,噴水孔隙發出如同飛機發動機般震耳欲聾的“轟轟”聲——這是怎樣一種令人肝膽俱裂的恐怖!

常年與地下突湧水打交道的工人們施工中都穿著衣褲相連的連體雨衣,使他們看上去像生活在海底世界的特殊人群。對這種場麵,他們早已見怪不怪,見慣不驚。他們早被訓練出一身安全逃生的本領,並在一次次逃生中積累了經驗。

隧洞巷道岩壁上部預先安裝有沿岩壁向上攀爬的鋼鐵扶梯。從掌子麵直到隧洞出口安裝有救生繩。這是常設的安全設施,專供掌子麵施工工人遇地下突湧水時救急逃生用。

工人們從掌子麵有組織地,忙而不亂的迅速撤離。他們敏捷地抓住沿岩壁的扶梯向上攀爬,抓緊救生繩撤到洞外。

不幸,有一個動作稍慢的工人被困在了洞裏。

洞裏斷電了,一團漆黑。

這次高壓力,大流量突湧水在巷道裏積水有多深?不知道。逃生中,有工人不小心踩虛了腳,落下水裏,腳沒著底,水就淹到了脖子。另一個工人眼快手快,一把提住他衣領,才把他拉出水麵。而淹沒區範圍有多大?更無法判斷。

錦屏建設管理局駐現場的項目負責人和工程施工單位迅速組織營救。他們從就近雅礱江邊的村莊周家坪租來一隻船,撐著船,亮著強光電筒,迎著水霧,衝到掌子麵,救出了這位被困工人。

隧洞掘進停工了。

錦屏建設管理局要準確查明這次突湧水的淹沒深度、淹沒區域、出水孔洞的數量和位置、湧水量以及相關情況和數據,為治理方案製定提供依據。

雅礱江公司從重慶打撈局請來了潛水員。

這些從來都是在大江大海裏出現特殊情況才偶爾出現的神秘從業者,這天卻破天荒地進入了高海拔山區,潛入一個狹長地山洞——掘進中的錦屏山交通隧洞,在他們完全陌生的水底世界,探索他們完全陌生的秘密。

情況查明了:水深近三米。淹沒巷道二公裏。出水點不僅由圍岩裂隙孔,而且有溶洞——出現了溶洞群。

作為當時的錦屏建設管理局領導祁寧春(現為雅礱江公司總經理)熬紅了眼。他是個責任心,原則性很強的人。“安全第一,快速掘進,確保工期”就是他的責任,就是不可逾越的原則。

工程不得不停工了,他怎不心急如焚?

請來了全國水電專家,請來了加拿大,挪威的專家,請來了國內治水的權威機構水利水電某基礎局的一批人士,在錦屏、在西昌開會,研究治水方法,確定治水方案。

大禹治水為什麼“三過家門而不入”?他此時太理解大禹了。水火不留情呀!治水之事畢竟重於一切。

灌漿封堵,這是國際慣例。工程設計,對地下水的治理方案也是封堵。

“兵來將擋,火來水淹”。這句話在我們老祖宗嘴裏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也已經使用了幾千年,顯然沒什麼先進性可言。然而,先進的方法又在哪裏?

請來的專家和國內外谘詢機構已經夠高,夠權威了。一致的辦法和方案還是堵。

在西昌的會上,還成立了以雅礱江公司錦屏建設管理局名義的堵水小組。還把水利水電某基礎局這家權威機構介紹給了工程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已到了求賢若渴的地步,雙方一拍即合,立即確立了合作關係,簽訂了合同。治理方案確定了:以工程施工單位項目部為責任主體,派專門領導分管,以分包方式進行灌漿封堵。

打前陣的首批突擊隊組成了,共15人,是在工人中精選出來的。選拔條件是年輕,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俱佳,頭腦反應敏捷,有豐富的施工經驗。

為了解決水害區缺氧和方便深水中施工操作,確保安全,雅礱江公司專程去海濱城市山東煙台買回了15套潛水衣。巷道裏長達2公裏的積水並非靜靜的躺在那裏。它是條洞中蛟龍,水位隨時有變化,並在急速異動,水壓高,人在水裏立不穩身,還很可能被浪子卷走。在突擊隊工作的水域,還特別安裝了鋼絲網,一人一個工作區位,像寫字間裏一人一格的電腦操作台位。

15位精壯的彪形大漢穿上了潛水衣。這身裝束乍一看令人驚愕,以為看見了傳說中從天而降的外星人。15位突擊隊員威武列隊。他們的身後是峰巔已插入雲霄的錦屏山如水波攪動,如蛟龍翻滾,寒氣襲人的隧洞口。

15位突擊隊員握拳宣誓。人人心中充滿光榮,充滿神聖。

領導講話語音激動而哽咽,為勇士們壯行,預祝勇士堵水成功、凱旋。

勇士們踏上征程,進入隧洞,義無反顧地向水災區,向掌子麵挺進。

不必再對他們一個個浸在10攝氏度以下,冰肌刺骨的地下水裏,固定在鋼絲網中的艱難操作做驚心動魄地描述了吧。僅此,已讓人鼻子發酸,眼眶發潮,視力模糊了。

不要追究這批突擊隊和後續梯隊堵水的最終結果吧。工人們的壯舉是可敬的,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那些日子特別漫長。雅礱江公司高層、錦屏建設管理局領導、工程技術人員、項目負責人天天穿著雨衣在隧洞進進出出。他們度日如年,心裏受著煎熬:如此大流量、高壓力的突湧水,半年也堵不住!時間都用去堵水了,這隧洞還有貫通建成的那一天嗎?多年前在文獻資料上看到台灣某山隧洞13公裏建了13年。咱們大惑不解。這些同胞,工作效率咋這麼低?現在看來,不是人家效率低,而是那13公裏隧洞,就是需要13年。地下的情況異常複雜多變。13年打通13公裏隧洞,一點不應該受到質疑!

然而,如此比照,我們這17.5公裏長的隧洞,不是要十七、八年才能貫通?這一來,我們這一代人哪還能建成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呀?再說,我們既然是在搞現代化建設,還能不講速度嗎?

陳雲華等雅礱江公司的領導們以現代化的眼界和思維,重新審視了原設計既定的和國內外谘詢專家們固守的“預報在先、穩紮穩打、靜水灌漿、以堵為主”的施工方案。在嚴謹研究、分析了錦屏山隧洞地下水的來源、狀態、規律和堵水的實際效果、教訓後,他們對原方案逐步改進,逐漸形成了“超前預報、擇機封堵;堵水、排水、繞開出水點,超前掘進”的新方案。這是一套調動各種手段,對地下水進行綜合治理的方案。這套方案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安全第一、快速掘進、確保工期”。

新方案大量采用了國內外未采用過的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儀器,完善了地質超前預報,提升了預報能力和準確性。這就是:以TSP技術為主,結合經驗,進行中長距離預報;以地質雷達、超前鑽孔探測、電法進行短距離預報。這就為及時正確地處理大流量、高壓力地下水的決策和方案製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堵、排、繞”綜合治理手段的普遍靈活運用和地質超前預報新技術的大量使用,高效地確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提高了掘進速度,確保了工期。

雅礱江人的先進思維和創新理念與先進的技術手段的結合,創造了現代奇跡。

第五章 戰勝岩爆

岩爆,不需贅言,一個“爆”字,已足以讓人膽戰心驚了。何況,岩爆二字,還是帶著神秘色彩的字眼呢!

確實神秘。岩爆的發生,事先沒有任何征兆,具有不可預見性。工人們在掌子麵掘進打鑽時,鑽機正“突突突”地鑽著,倏忽“嘣”地一聲,如炸響的悶雷,整個掌子麵幾米厚的岩層頃刻垮塌。鑽機,這雄踞巷道裏的龐然大物,那長伸的鋼鐵巨臂,立刻遭致“粉碎性骨折”,甚至被擊成幾節。有時,不是在掌子麵,在巷道頂和左右岩壁的任何角落,沒有任何人為的誘因,甚至在萬籟俱寂中,那可怕炸響和令人驚栗的一幕照樣發生。暴裂的大大小小的石塊如飛彈,彈射出好幾十米遠。

岩爆隨著隧洞掘進深度的加大。掘進到6000米後,發生的就可能是強岩爆和極強岩爆了。

隧洞掘進到了相當深度,作為安全防護措施之一——工人們都帶上作戰部隊在戰場上戴的鋼盔,穿上防彈背心了。

以下是錦屏建設管理局對三次典型的強岩爆的記載:

2006年1229日。西端BBK6+720BK6+745洞段發生了強烈級(III)至強烈級(IV)岩爆。左右側邊牆和拱頂崩落岩塊的約800m3最大爆塊岩石體積達1.5m×2.0m×0.7m,最大彈射距離到達5m,岩爆坑深3m5m。在此後的處理過程中,又陸續發生岩爆,總崩落約1000 m3

2007年19日,B洞掌子麵(BK6+755)及兩側邊牆及拱部發生了強烈岩爆,導致大麵積塌方。

2007年112日,在200719日發生岩爆處再次發生極強岩爆。

為保證施工安全,目前輔助洞B洞已暫停掘進。

岩爆同大流量,高壓力突湧水一樣,國內外專家對它都沒有根治的特效“藥”。它同樣是地下工程施工中遇到的“癌症”。

從理論上講,岩爆既然是“在岩體或岩基上挖掘隧洞時,由於施工開挖,改變了岩體原來的受力狀態,引起的應力重新分布,產生的應力釋放。”對應方法,那就是遇到岩爆,就給它時間,一個日或更長的時間,讓它重新分布,讓它釋放應力,與他打持久戰。

消極地與岩爆打“持久戰”,這與解決大流量,高壓力地下突湧水問題一樣,是雅礱江公司絕不接受的。

科學技術畢竟應該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向前發展飛躍。

他們創造性地運用計算機技術。采用國內外未見的隧道開挖過程離散單元法計算機仿真技術,對千枚岩複雜地質隧道變形全過程仿真模擬。還采用了國內外未見的最大應力70.1兆帕高應力條件下,強至極強岩爆綜合防治技術。

雅礱江人積極有效地預防岩爆,竭盡全力把岩爆控製在可預知的範圍內,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和工程進度、質量中的創舉,卓有成效。

他們在確保施工工人安全的同時,特別注重了增強工人防範岩爆的本領和施工技巧。他們經常請國內外專家為施工單位的項目管理人員和工人授課,結合施工實際,講解關於岩爆的基礎知識和現在能夠做到的預防。對工人進行心理疏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感和心理壓力,樹立敢於正視岩爆、戰勝岩爆的勇氣和信心。並采用包括舉辦經驗總結交流會在內的多種靈活有效的方法,交流防治岩爆的成功方法、措施和經驗。

盡一切可能地運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對岩爆進行勘測。其中效果較好的有:地質雷達勘測;超長距離勘測儀勘測;打超前探孔,進行岩體應力釋放;對岩石做抗壓強度試驗,如果岩石被壓成了片狀、針狀,則有可能發生岩爆。

實踐證明,這些方法對岩爆的預測已達到約80%的準確度,已發揮了相當好的預防作用。

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是他們治理岩爆,並大大提高了工程質量的又一突出特點。在中國188體育官網app 中,他們首開先河,使用了納米材料,將之添加到水泥中噴射,用於治理破碎岩體。添加了納米材料的水泥漿噴入破碎岩體後僅30分鍾就完全凝固了,強度極高,可謂立竿見影,效果極好。

膨脹式錨杆是他們在治理岩爆中新亮相使用的又一“核武器”。這種看似平凡普通的,一根幾米長的錨杆,一旦鍥入岩體,體積迅速膨脹、碩大、占領岩體中鬆動、鬆弛的空間,立刻把可能剝落、彈射、拋擲的岩石牢牢固定緊了,阻止了岩爆發生的可能。

常規手段加上這些威力猶如核武器般的新材料、新工藝,岩爆能不甘敗下風?

第六章:錦屏攻堅團

1

所謂“錦屏攻堅團”,並非一個編製單位。而是以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為主體,由國內外技術谘詢機構專家,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貴陽設計研究院錦屏監理部、中鐵二局、十四局工程技術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等核心或骨幹人物共同組成,來合力攻克雅礱江錦屏山交通隧洞建造中的世界三大技術難題的龐大陣容。雅礱江公司高層領導集體,自然是這龐大陣容的核心。

在攻克三大技術難題中,雅礱江公司借鑒二灘水電站建設的成功經驗,走科技創新、自主創新之路,成立了由國內頂尖水電專家組成的“雅礱江錦屏水電站工程特別谘詢團”。這個谘詢團,作為技術輔助決策的權威機構,為包括錦屏山交通隧洞在內的錦屏水電工程中的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出謀劃策,為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特谘團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水電“泰鬥”的潘家錚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譚靖夷任顧問。

特谘團成員都是長期從事水電工程設計、施工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以及精深的專業素養,在我國188體育官網app 界享有盛譽的專家。專家組組長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擔任,專家組成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思敬、張超然,設計大師王柏樂、曹克明,勘察大師李文綱,水電專家程誌華,地質專家慶祖蔭。

雅礱江錦屏水電站工程特別谘詢團的成立和作用的充分發揮,使雅礱江公司在我國水電開發中躍上了一個新的平台,站上了製高點,使雅礱江公司的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發展方針得到強有力的支撐。

在解決包括錦屏山交通隧洞世界三大技術難題在內的錦屏水電站工程重大技術問題中,雅礱江公司高層領導集體始終以博大的胸懷,開放的胸襟麵向世界、與國際接軌,站在世界水電工程建設的前沿,注重世界水電開發的曆史與現實,建立了與世界一流水電工程谘詢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機製。應雅礱江公司邀請,先後到錦屏施工現場開展專項短期谘詢的有挪威AGM技術谘詢公司、意大利A2Z谘詢公司,加拿大ITASCA谘詢公司、美國美華——哈紮工程谘詢公司等。谘詢專家們對錦屏水電工程中的重大技術都提供了獨立的谘詢意見和建議。

在組織對錦屏山交通隧洞世界三大技術難題的攻堅中,雅礱江公司特別注重發揮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前線進攻作用。倡導或委托他們組織自己的技術精銳工程技術人員,形成了核心攻堅力量或成立專項部門,集中處理某項難題。鑒此,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成立了以時任總工程師兼副院長的張春生為組長,由18位工程技術骨幹人員組成的工程技術組。

2

在攻克世界三大技術難題中,最感頭痛,最寢食不安,然而又最義不容辭的是雅礱江公司高層領導集體這一群人。他們是領頭的雁,駕轅的馬,通俗直白的說法是“直接負責人”。通常所謂“對國家負責”,而這個“責”究竟由誰來“負”?那就是他們。這職責是神聖的。

在神聖的職責麵前,陳雲華經常這樣想:我們在攻克三大技術難題中,也請來了世界頂尖級權威專家為我們提供谘詢。有美國的、加拿大的、挪威的、意大利的……。我們急切地期盼他們的高招。可是,這樣規模的工程,他們誰也解決不了,都無可奈何。他們反倒告訴我們,這工程風險太大,希望我們慎重考慮。我們隻好苦笑,難道我們中國人做事不慎重?不!我們太慎重了:邀請他們來谘詢,這就是慎重;盡管麵對世界級技術難題,但我們不畏難退縮,決不讓工程半途“泡湯”,要對國家、對人民負責到底,赴湯蹈火,再所不辭,這就是慎重!

“如履薄冰、背水一戰”,這是陳雲華常用的兩個詞。他說:“我們是搞特大型、高難度、高風險的水電工程。我們要講究科學,要搞多方麵的科學論證。但是,我們絕不是在搞科學實驗。搞工程和在實驗室裏搞實驗是有根本區別的:搞實驗失敗了很平常,甚至一百次實驗失敗的結果仍然是失敗,都很正常。而搞工程卻是隻能成功,不能失敗!這麼大的工程,國家投入了這麼巨大的人力、物力,豈容搞砸了!人民的血汗錢決不能白白地扔在雅礱江裏,付諸東流。”

領導者的責任就在於不僅自己運籌帷幄,策劃奔波,還要身先士卒,帶出一支吃得苦中苦,樂於奉獻,不畏艱難,能打硬仗的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陳雲華和錦屏建設管理局現場負責人五年來把自己投身於錦屏工地。

錦屏水電工程開工初期,在一片荒山坡中推出的一方壩子裏,豎立著一排用鐵皮集裝箱代替的房屋。那是陳雲華等領導在錦屏工地享有的高級設施,住宿兼辦公。這鐵皮集裝箱房屋麵積僅幾平方米,床鋪邊撐個木板就是辦公桌,人在裏麵轉身都要小心。

鐵皮集裝箱屋子夏不隔熱,冬不保暖。夏天,室外高溫40攝氏多度,屋內不通風,更像蒸籠,冬天又像冰窟,晚上不開門睡覺時常還憋氣。不過,他們一天中在屋裏的時間卻相當有限。處理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問題,險情都在現場,經常與死神擦肩而過。

有一些本讓人詫異,但對於陳雲華他們卻是習以為常的場景:2004年臘月三十,按中國人的習俗是合家團聚的時候,陳雲華卻在錦屏雅礱江邊的工地上,與員工、監理、設計、施工人員一起圍著一堆篝火,擺幾個簡單的菜,就這樣送舊迎新。他大年初一到西昌,已是傍晚6點多鍾了。滿大街找不到賣吃的。最終找到一個小餐館,廚師回去過年了,隻剩了一點米飯,沒有炒菜。他要了盤泡菜,就著冷飯,就算新年晚宴了。他說:“吃不下這些苦,就不配做錦屏水電人。”

至今,錦屏繞行大河灣的公路也都還是“纏繞”在半山崖中。好些地段也都還是一麵是幾乎與路麵呈九十度垂直壁立的岩壁,另一麵也同樣是與雅礱江水麵垂直壁立的懸崖。那時,路麵更逼仄,直角形彎道更多,汽車稍出問題就栽到江裏。沿路雨季泥石流不斷,成方的巨石滾石不少,進出錦屏的車,遭砸過的不在少數。

2004年8月,大汛臨近時,陳雲華匆匆趕往錦屏施工現場,檢查防汛工作。途中,崖上突然滾落下一塊飛石,砸穿車窗玻璃,再砸中他的右臂。砸碎的玻璃劃傷了他的頸部和前胸,肩上也劃出了幾厘米的口子。他的襯衣頓時被鮮血染紅了一大片。為穩定軍心,他忍著傷疼,在當地村衛生所簡單包紮後,又若無其事地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中,後來,他的右臂整整痛了幾個月還抬不起來。

那時候,管理局領導祁寧春覺得有時出門沒車坐倒不一定是糟糕事。兩條腿比四個車輪更靈活自如。途中遇上險情,或溜下江邊沿灘繞行,或攀上坡去,探尋捷徑。“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我們就是這樣摸爬滾打,踢踢絆絆地走進來的,隻是在錦屏呆久了,幾個月後突然有事回成都總部,進城就感覺恍若隔世,一切都這麼陌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這馬路咋會這麼寬,這麼直?咋這麼多汽車來往如流水,連“旋渦”都沒打一個?

祁寧春有生以來住過四次醫院,有三次都是在錦屏病倒的。

最危險的一次是他在隧洞東端剛拍板處理了一樁棘手事,有電話說隧洞西端又出現強岩爆,麵臨停工。他即刻又驅車繞150公裏大河灣,往西端趕路。他上車啟程就感覺頭暈,行至李莊,更感心髒受壓,緩不過氣來,倒在座位上了。他懷疑自己心髒出了問題,叫隨行人員到小鎮藥店買了瓶速效救心丸,情急之中,一次吞服了半瓶,又吩咐往前趕路。

服藥後絲毫不見效,反倒處於半昏迷狀態了,駕駛員加足馬力,直赴西昌市人民醫院,推入急症室。西昌醫院作急救處理後,不敢收治這位重危患者;連夜送往成都華西醫院。儀器檢查出,祁寧春心髒反搏(正常應為正搏),是長期勞累和精神過度緊張所致。以致他從此落下了凡遇著急事,就感頭暈、心髒緊縮的後遺症。

3

錦屏建設管理局技術部有兩位年輕博士胡斌、周江平。他們都是錦屏山交通隧洞破土動工前後到錦屏的早期錦屏人。妻子、孩子、父親、母親都遠在成都和更遠的老家。是那種上不能盡對父母之孝,下不能盡夫盡父之責的“苦惱族”。——盡管錦屏人幾乎都如此,但他們在這人之常情上的犧牲和奉獻,畢竟是令人感歎、敬佩的。

地質工程博士胡斌早在做錦屏山交通隧洞工程招標準備工作時就到了錦屏。工程破土動工後,他在西端搞現場管理。首當其衝的管理難題是交通堵,施工材料、物資進場難。他跑上跑下,協調方方麵麵的關係,處理好像和專業沒太大關係,但又沒完沒了的棘手瑣碎的事務。

然而,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在雅礱江大河灣上下遊兩端巋然矗立的壯景,特別是從設計中就已麵對的錦屏山交通隧洞必須攻克的世界三大技術難題的挑戰,常常使這位體形健壯、高大,剃著大平頭,充滿陽剛之氣,喜歡在球場上拚搏的壯漢興奮不已。

隧洞東端掘進中第一次出現大流量高壓突湧水。他趕到東端,聯絡了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在第一時間裏進洞查看湧水點、水源和湧水狀態等,獲取治理決策和方案製定的第一手資料。

洞子裏斷了電,一團漆黑。他們手拉著手,在齊腰深的水裏向前摸索。腳下是從掌子麵衝下得厚厚的泥沙,垮塌的岩石,坑坑窪窪的。水流很急。盡管大家手拉著手,還是防不勝防,他一隻腳陷入坑凹裏,又被一坨不小的岩石絆倒,一頭栽進水裏,腳崴了。大家拉他拉出水麵,但眼鏡、相機已被摔落。大家摸了一陣沒摸著,定是被水衝走了。他顧不了這些,讓大家拉著,又一拐一拐地摸索著向前挪動。

這之後,他在寢室裏莫名其妙地摔倒了。他沒覺得疼痛,卻爬不起來,腿麻木的而失去了知覺,他覺得自己像沒長腿一樣。待有了疼痛感,他才撐著身子爬起來。此後,盡管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也沒介意,照樣忙工作。

岩土工程學博士周江平早在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工作期間就參與了錦屏水電站設計。到雅礱江公司錦屏建設管理局技術一部任副主任後,他主要麵對的就是岩爆,與外國谘詢機構專家打交道,向他們介紹情況,直接溝通和交流。

不少國際著名權威專家他過去隻是在專業書上見到他們的名字,熟悉他們,仰慕他們。如今在錦屏,不僅能經常見到他們,而且是麵對麵地與他們平等商討交流。他因此對錦屏心懷感激:錦屏,你對一個人專業發展和成長提供的舞台太大了,發展空間太大了!你是一個產出重大專業成果的地方!那些國際著名專家與他交流專業技術之餘,也十分誠懇地對他說:“這是世界一流工程。這麼規模宏大,這麼高技術難度的工程,你能參與,真是幸運。參與這項工程,鑽研這些技術難題,對一個專家是受益終生的事。應該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和條件。”

周江平大量日常工作和職責,是交通隧洞的地質問題和災害防治,具體處理的就是地質預報和施工問題。周江平和天津大學畢業的碩士生謝國權,每周至少進洞三次,檢查施工單位是否看了《超前地質預報》,是否落實了《超前地質預報》中的超前預報措施。如對已監測到的洞段斷麵有變形,則必須先做支護或永久性支護後,才能開掘新的掌子麵。

這些看似事務性的日常工作,件件都事關工程施工安全和質量,不可稍有麻痹、馬虎。這樣,他自然對父母、妻子、孩子都無暇顧及了。去年,他還在接待美國谘詢專家,做技術交流期間,他妹妹打來電話說:“爸爸快不行了,你趕快回來!”這之前,他已經知道父親病重了。這時候,他隻能答應:“我馬上動身回來。”他想以這句分明不能兌現的話安慰父親,也緩和親人的情緒。

五天以後,美國專家圓滿結束谘詢活動。他送走美國專家,才匆匆趕回家。可是,父親已到最後彌留時刻,已經不能說話了,隻望著他流淚。

父親見了他,很快就永遠地闔上了眼。

這自然成了周江平心裏永遠抹不去的痛。如今抱憾、內疚、自責都顯多餘。他隻禱求父親的在天之靈的原諒:男兒在外,忠孝不能兩全——自古如此啊!

4

時任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兼副院長兼錦屏項目部經理的張春生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形象是:頭戴安全帽,身著雨衣、水褲、雨靴,一手拄著根兩米多長的竹竿,一手提著探照燈。儼如全副武裝,戎馬生涯的將軍。

他帶著一群設計人員走進施工中的錦屏山交通隧洞,漸漸步入齊腰深的地下大流量突湧水中。他們亮著探照燈,手牽手,提放著水底的坑凹、滾石,摸索著前行,一邊查勘,一邊商談著治理措施。

“張總常年駐紮錦屏,即使出去開會、出差,一回到錦屏,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工地,往隧洞裏鑽。凡是工程中出現了啥問題,他肯定會在現場。”華東院的設計人員介紹說。

“既然我們承擔了這隧洞的設計工作,就要對每一環節負責到底。”張春生說,他是個表裏如一的人,從來都是一言九鼎。

雅礱江公司領導高度讚揚張春生的“對每一環節負責到底”。他們評論道:“有這樣高水平的設計單位,有這樣兢兢業業,對自己的設計能負責到底的設總,攻破世界三大技術難題,我們還用犯愁嗎?”

2003年,華東院錦屏項目部成立時,身為總工程師兼副院長的張春生就兼任了項目部經理。直接挑起了承擔直接責任的重擔。他選擇親自擔任項目經理,是因為畢竟是一個“高難度伴隨著高風險”的項目。早在華東院向雅礱江公司領導報告,推薦“引水隧洞施工采用提前建設輔助洞”的設想方案,受到了雅礱江公司領導高度重視,華東院領導及張春生既興奮,又緊張。他感到這一方案實施中的難度和壓力。盡管他們設計中在一些關鍵技術環節的選擇上,各種實驗做了一遍又一遍,各種分歧討論了一次又一次,方案做了一套又一套,圖紙改了一稿又一稿,但是,作為總工程師,他心裏明白,在隧洞的建設施工中,還是注定會布滿荊棘,險象環生。岩爆、地下水突湧等地質災害將會發威,阻擋隧洞建設者們前進的腳步。

張春生把他和周垂一等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發明設計,並取得了創新技術國家發明專利的《超高壓突發性地下噴湧水的分流減壓處理方法》用於錦屏山交通隧洞施工中,有效解決了超高壓突發性地下水噴湧問題,降低了施工難度和施工風險。

“破解、攻克工程施工中的這些技術難題,我們設計者也責無旁貸!”張春生等設計人員們如是說。

因為這個“責無旁貸”,在錦屏山交通隧洞建設工地上,張春生成了華東院裏“十處打鑼十處在”的人——成立錦屏項目部,他任經理;隨後,成立錦屏山交通隧洞工程技術組,他又任組長。總之,凡攻堅的責任,他都攬下了,攻堅的重擔,他都挑起來了。他是個組織指揮者,又是個衝鋒陷陣者。

5

在錦屏山交通隧洞建造中,還有一場攻堅戰與三大技術攻堅相輔而行,相得益彰,這就是隧洞工程承建單位的施工質量和速度問題。而攻克三大技術難題的終極目的,也是為這安全、高質量、高速度地建成錦屏山交通隧洞啊!

隧洞東端AB洞各8000米工程,由中鐵二局中標簽約。他們的施工隊伍200311月進場,200411日開工。到20056月,一年半時間過去了,掘進進尺僅2000米。大大落後於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雅礱江公司和中鐵二局都心急如焚。這其實也是鐵二局非常看重的重點中標工程項目呀!
一年半中已撤換了三個項目經理,施工工人也更換了好幾批,施工進度依舊上不去,還沒有好轉跡象。其中的一任項目經理,上任幾天,一次岩爆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把他震住了。剛滿一個月就辭職離開了錦屏。

掛帥領兵者丟盔棄甲,兵卒焉能戀戰?誰能轉敗為勝?誰有回天之力?

候永和,鐵二局二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中等個子,顯虎將氣魄,寬臉盤,健壯結實,個性剛直,嗓門宏亮,快言快語,隨時都顯得精力旺盛的漢子,在鐵二局名聲很響。雖還不到40歲,但因其成熟老練,南北轉戰,搞了好些大工程,幹得很漂亮,早些年就被喚之“老候”了。一個“老”字,是對他資曆、資格地讚許。

2005年67日晚8時許,剛完成廣州大學城建設任務,正在組織召開廣州東二環路項目施工生產會議的老候接到公司電話,新任命他為四川雅礱江錦屏山交通隧洞西端項目部經理。老候是共產黨員,組織紀律觀念特強。第二天早上,他在施工現場進行工作交接後,立即趕赴機場,在成都直接轉飛西昌。

他到達錦屏,是69日,真是晝夜兼程,視軍令如山啊!。

候永和到錦屏報到後,祁寧春代表錦屏建設管理局對他談了三點希望,也是托付:希望迅速扭轉被動局麵;重振鐵二局雄風;展現大局風采。

候永和剛上任,消息就傳遍了工地。老候的名聲和他管理嚴謹,賞罰分明,大家早有所聞。前任項目經理一走了之,工人們已經三個月沒有發全工資了。老候來了,他們感到起碼在工資問題上吃了定心丸。隊伍也因此呈現出穩定局麵。

候永和為自己安排一個星期做調查研究,對隧洞的圍岩狀態,施工組織現狀,安全保障措施,機械設備和勞動力配置,作業班次,時間都做到了了如指掌。這一個星期中,他無處不到,無處不看,無處不查詢。淩晨四點無法入眠,幹脆翻身下床自己駕著車進洞了。

連續三個月,他天天在隧道掌子麵值守,分析情況,探索岩爆、湧水規律。每晚7點半,準時在隧洞口的會議室組織召開現場辦公會,分析當天的問題,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和措施。沒有結果決不散會。

調查研究加親臨一線組織指揮,候永和把尊重業主、設計、監理,嚴格兌現對業主的合同承諾落實得很到位。他精心組織製定了一套科學的項目管理製度,明確劃分了各崗位(職務)的責權利關係,實行班組承包,績效工資製,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管理人員的工資直接與工程施工進度掛鉤。領導幹部實行分片包幹,包保責任製。

規模如此宏大,又是高難度的世界一流工程,機械設備的作用至關重要。候永和上任不久,就投入1.2億元購置了包括機械噴射手、電腦台車、18台沃爾沃自卸車、多功能液壓鑽在內的國內外最現代的機械化施工設備。同時強化了設備的科學使用和維護保養。做到了主要設備一直處於24小時正常運轉狀態。

2007年71日,鐵二局已完成了隧洞掘進8000米的合同任務,質量優良,刷新了國內外隧洞獨頭掘進的施工記錄。

完成了自己的合同任務後,候永和“快馬加鞭不下鞍”,響亮地喊出“東端,西端,不見不散”的口號,繼續向西掘進。

候永和和他帶領的施工團隊,以輝煌的戰績顯示了錦屏攻堅團的威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尾聲

最後一排“轟隆隆”的開山炮聲在錦屏山2375米深的腹腔內炸響了!

這是一排送舊迎新的禮炮!

這“禮炮”的轟鳴迅雷般衝出剛剛從母體裏分娩降世的17.5公裏長的錦屏山交通隧洞,在雅礱江大河灣峽穀的千山萬壑間久久回響,在海拔4000千多米高的錦屏山巔的藍天白雲間久久回響。

“禮炮”的轟鳴以萬裏奔騰的雅礱江波濤為載體,衝出高山深峽,奔向長江,奔向蔚藍色的大海,傳遍我們這個藍色星球的經緯。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貴陽設計院監理部、中鐵二局、中鐵十四局等,一支支188體育官網app 大軍在彌漫的硝煙中勝利會師了!

業主、設計、監理、施工的各方人員,誰也顧不得揩揩掛滿兩腮的喜淚,隻顧激動地熱烈擁抱,互相祝賀,同慶同喜。

在這個綜合規模世界最大的隧洞裏,戰友們肩並肩、手拉手,簇擁著,像一條長龍,如一列時代列車,奔出隧洞口。

各路大軍的大紅旗舞動起來了!

各路英雄亮開嗓門,發出了同一聲呼喊: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錦屏山交通隧洞貫通了!

1660多個日日夜夜的鏖戰,為的就是這個時刻——一氣撼乾坤的時刻的實現。

中鐵二局、十四局領導說:“曾經持續5小時悶雷般恐怖的岩爆;曾經警報般久久'嗚嗚'鳴叫,噴射成霧狀達200多米,令人驚悚的圍岩裂隙突湧水,那麼頑固地向我們進攻。它們總想摧毀我們的意誌,阻止我們向前掘進。但是,我們始終勇往直前,直至取得了最後勝利。因為我們不是孤軍作戰。在我們的背後,一直有雅礱江公司的強勁支撐和設計、監理單位的協同作戰。錦屏山交通隧洞的貫通,我們是名副其實的'鐵軍'。”

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原院長張偉民在回顧了錦屏山交通隧洞建造曆程後,感慨地說:“高山和高難地質條件的磨練,使我們華東院在應對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的同時,對深埋長隧洞的地質勘探技術,快速施工關鍵技術、信息化設計方法等主要關鍵技術研究均獲得了階段性成果。而雅礱江公司作為業主方,不畏風險,支持我們的設計,選擇了我們的方案,對我們取得這些成果的作用是至為關鍵的。”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雲華說:“錦屏山隧洞能有今天的勝利,歸根結底,是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和我們一起,四方合力攻堅,攻破了世界三大技術難題的結果。這是科學、進取精神和團結協作的勝利。過去我總感覺,隧洞一天不貫通,就不好理直氣壯地說我們有能力攻克世界三大技術難題這句話。現在,事實終於應證了我們的能力。我們也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了。但是,我們需要向世界宣告:所謂地下工程建設的三大技術難題,在中國水電工程建設中已經成了曆史。”

既然21世紀是人類開發地下空間的世紀,那麼21世紀的輝煌就在咱們中國。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工程聳立的石破天驚的豐碑,讓世界為雅礱江驕傲,為雅礱江人驕傲,為中國人自豪!

姓名:羅崇伸、張蘊華

出生年月:羅崇伸19631月;張蘊華197712

單位: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