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中國上網電價機製影響及設計分析

2016-06-06新聞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一 中國上網電價機製影響分析

  1 單一電量電價機製的影響

  理論上,按邊際成本定價可以為係統運行及建設提供經濟信號,可以促進社會整體的效率,是最優的定價方法。邊際成本又可分為短期邊際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

  短期邊際成本指增加或減少單位電量時導致的機組運行成本的變化。按短期邊際成本定價,能夠為係統短期運行提供價格信號。反映在用戶所付電費中,實際是單一電量電價。

  單一電量電價機製比較簡單,但當係統電量比較低時,對備用容量提供企業不利;在這種電價形式下,發電企業希望多生產電量,但當電價比較高時,用戶用電量需求會減少。由於備用服務成本絕大部分是變動成本,實行單一電量電價會扭曲投資信號。如容量需求完全相同的用戶,負荷率越高,實際負擔就會越重。單一電量電價不鼓勵用戶充分利用容量,從而增加係統容量需要和投資壓力。

  上一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單一電量電價機製導致煤電利用小時 2020 年為 5171.11 小時左右,2030 年為 4769.46 小時左右。都低於常規盈虧平衡點(負荷率 60%,對應利用小時為 5256 小時),因此如果煤電按照該利用小時運行,必然屬於虧損的狀態。虧損率 2020 年為 0.4%左右,2030 年為 2.6%左右。

  為了避免煤電虧損,就需要其他可再生能源(風電和光伏)讓出一部分電量。需要可再生能源讓出的電量 2020 年為 961.42 億千瓦時左右,2030 年為 6573.75 億千瓦時左右。導致的棄風棄光率 2020 年為 21.36%左右,2030 年為 61.15%左右。

  可以看到,當前的單一電量電價機製,從經濟的角度,無法落實國家支持清潔能源發電的政策。受霧霾等環境問題的影響,國家雖然政策鼓勵發展水電、風電、光伏電等新能源發電,清潔能源發電優先上網,但是,相關政策在經濟效益產出上,沒有應有的效果。關鍵在於,管理機製沒有更新,價格體係仍然受到原來的單一電量電價機製政策的嚴重製約。

  2 燃氣機組兩部製電價機製的影響

  一部製上網電價機製的基本原理除了邊際成本定價(短期邊際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外,還有綜合成本法(嵌入成本法,ECM)。在實際中,邊際成本定價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因為供電服務中變動成本很大,邊際成本要小於平均成本。若價格等於邊際成本(無論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通過電價回收都不足以彌補其成本。對於這個問題,可以有以下解決方法:

  1)綜合成本定價法。按平均成本定價;

  2)政府補貼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差額;

  3)直接加價與價格歧視。如拉姆齊定價(Ramsey Pricing),根據各用戶需求彈性的不同,製定不同的價格,直到總收入和總成本平衡;

  4)實行容量電價。以裝機容量確定上網電價保證建設投資回收;

  5)引入兩部製定價以回收固定成本。即使用邊際定價回收可變成本,容量定價回收固定成本。

  燃氣機組兩部製電價機製下煤電機組利用小時數有了顯著提高,煤電利用小時 2020 年為 5633.69 小時左右,2030 年為 5301.20 小時左右。這樣導致煤電機組 2020 年盈利率為 9.7%左右,2030 年盈利率為 8.2%左右。

  同時燃氣機組利用小時數較低,2020 年為 316 小時左右,2030 年為 314 小時左右,但由於實行兩部製電價,其容量成本和電量成本都得到補償,其也願意放棄利用率,為可再生能源接入創造條件。

  3 火電機組兩部製電價機製的影響

  火電機組兩部製電價機製無論是對燃煤機組還是燃氣機組,都合理補償了其容量成本和電量成本。無論利用小時數高還是低,火電機組都保持合理的利潤水平,從而保證了電力係統成本處於合理的水平。

  在火電機組兩部製電價機製下,煤電機組的利用小時數 2020 年為 6031.89 小時左右,2030 年為 5717.03 小時左右。燃氣機組的利用小時數 2020 年為 212 小時左右, 2030 年為 215 小時左右。同時可再生能源也較好地實現了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