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中國能源電力動態及市場分析:涉及電力、新能源、煤炭行業

2015-05-12新聞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電力

今年全國有望全部告別無電曆史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農村建設要惠及廣大農民,2015年要力爭讓最後20多萬無電人口都能用上電。這意味著今年全國有望全部告別無電曆史。

數字顯示,目前無電人口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肅、西藏等西部偏遠地區。由於地域遼闊,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經濟狀況差,工程投資大,施工難度大,經濟效益差,解決用電問題的難度很大。 盡管20萬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隻是很小一部分,但對偏遠地區的農牧民來說卻有劃時代的大意義。我國幅員如此遼闊,能夠徹底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實屬不易,彰顯了黨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巨大決心。

近兩年來,國家主要通過大電網延伸和因地製宜發展分布式新能源等方式解決無電地區人口用電問題,取得很大進展。目前,內蒙古、新疆無電人口已全部實現通電,西藏無電人口已全部解決基本生活用電。

電建監管報告:輸變電工程質量問題突出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電力建設工程質量專項監管報告》顯示,有81項工程主要存在八大類共計935個問題、輸變電和風電工程問題較為突出、個別項目多個問題疊加……全麵、客觀地評析了當前我國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總體情況及突出問題,並就重大問題提出了監管要求及建議。

《報告》指出,在本次專項監管督查所檢查的81個工程項目中,檢查組共發現問題935例,其中質量管理方麵問題477例,實體質量方麵問題458例。管理性問題中,110千伏及以下輸變電工程和風電工程占比較大;實體質量問題中,風電工程較為突出。

按工程類別統計,在42項輸變電工程督查過程中,檢查組共發現問題363例,位居問題總數"榜首"。其中,220千伏及以上電網工程問題175例,110千伏及以下電網工程188例。

風電工程領域同樣是問題高發區。在20項風電建設工程中,檢查組共發現問題320例,問題較為突出。

國網公司一季度完成交易電量1457.74億千瓦時

近日,國網公司發布一季度電力市場交易信息,交易電量1457.74億千瓦時,通過向"三華"地區輸電減少標煤燃燒1568.44萬噸。

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29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8%。一季度,國網公司完成交易電量1457.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62%。其中通過跨區交易向"三華"地區輸送電量461.31億千瓦時,減少"三華"地區標煤燃燒1568.4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77.96萬噸;通過跨區交易分別向北京、上海輸送電量19.49億千瓦時、52.76億千瓦時,減少當地標煤燃燒66.27萬噸、179.37萬噸,減少當地二氧化碳排放172.31萬噸、466.35萬噸。

一季度,國網公司經營區域共完成發電權交易電量88.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27%,實現節約標煤48.39萬噸,分別減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0.89萬噸和125.85萬噸。同時,為了進一步落實能源資源大範圍優化配置機製要求,國網公司發揮特高壓電網優勢,積極組織跨區年度交易,加大新能源跨區消納力度,通過電力市場交易平台組織開展了長南荊特高壓交流(北電南送)、西北送華中、西北送華東、西北送山東、天中直流、東北送華北等6類跨區年度交易,共成交電量443億千瓦時,其中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成交電量達123億千瓦時,占總成交電量的近30%。

一季度,國網公司經營區域新增裝機1868萬千瓦,截至3月底,國網公司經營區域發電裝機容量10.69億千瓦,同比增長9.2%。同時,電網建設按計劃有序進行,新開工110(66)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5000千米、變電容量3810萬千伏安。

新能源

1-2月國內多晶矽市場總體穩定有小幅震蕩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統計,今年1-2月國內多晶矽產量為2.37萬噸,1月份產量為1.19萬噸,2月份產量為1.18萬噸,其中江蘇中能的產量占國內1-2月份總產量的48%,依舊位居國內產量第一位,特變電工和洛陽中矽分別居第二、三位,1-2月份前三大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70.4%。目前17家在產企業中,開工率達到100%的企業有7家,其餘企業也生產穩定,江蘇中能和特變電工均為超負荷運行,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實際上,2014年我國光伏行業規模持續擴大,多晶矽產量達到13.2萬噸,同比增長57%,矽片產量達到38吉瓦,同比增長28%。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均有企業進入全球前十,且第一名均為我國企業。

在多晶矽方麵,我國生產企業數量已達18家以上,生產規模同比增長57.1%,行業產能利用率大幅度提升,達到84.6%,行業集中度較高,前十家產量占比達到91%,前五家占比達到77%,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已經具備實現進口替代基礎。

今年1-2月,我國多晶矽價格緩慢微幅下滑,從1月初的14.44萬元/噸下滑到2月中旬的14.09萬元/噸,降幅為2.4%,進入春節後,受假期人員調休及物流等因素影響,多晶矽料少有成交,14.09萬元/噸的價格一直維持到2月底。最新數據顯示,上周周初國內企業多晶矽對外報價平均在133666元/噸左右,到上周周末對外報價平均在133333元/噸左右,跌幅0.25%,當前價格同比去年下跌了18.45%。

對於多晶矽價格緩慢下滑的原因,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分析師劉晶認為,首先是需求疲軟,1-2月份仍以消化庫存為主,一季度本身不屬於光伏安裝旺季。其次,多晶矽市場供應充足,國內大部分多晶矽企業運行平穩,且部分企業有擴產計劃,供應大於需求。第三,來自德國瓦克及韓國OCI的進口多晶矽價格低於國內同等級產品0.3萬元/噸左右,對國內多晶矽企業的衝擊顯而易見,國內企業不得不降價以與進口多晶矽競爭固定的市場份額。

隨著天氣轉暖,光伏項目開工增加,加上光伏補貼的逐步到位,市場對多晶矽的需求將會有所回升。業內人士分析,從供需角度預計,二季度末之前多晶矽價格尚有回升動力。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入產業示範階段

國內第一個大型風、光、熱、儲智能互補發電項目——"中科藍天綜合發電項目";第一個光熱發電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愛能森光熱發電高端裝備園"近日相繼落戶包頭。愛能森科技集團、深圳中科藍天聯盟投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包頭市的"先行先試",標誌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入"產業群落"示範階段。

據悉,坐落在包頭市達茂旗的中科藍天風綜合發電項目首創了新型風電、光伏、光熱及儲能的聯合發電技術,能夠通過不同可再生能源的智能互補,利用智慧能源技術,實現平穩上網的目標,減少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波動性對電網的影響。

內蒙古的風能、太陽能資源在全國名列前茅,包頭發展新能源也是得天獨厚。目前,全市風電裝機18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35萬千瓦。但伴隨著新能源產業的不斷發展,當地也遭遇了成本高、並網難、利用低的瓶頸製約。此次愛能森集團、深圳中科藍天聯盟與包頭牽手,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儲能技術、智能技術等解決方案,還幫助完善當地太陽能熱發電產業規劃。

煤炭

一季度進口動力煤同比下降50%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共進口動力煤2091萬噸,同比下降50%,來源國分別為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蒙古等。其中進口自澳大利亞的為1019萬噸,印度尼西亞為755萬噸,俄羅斯為254萬噸,蒙古為58萬噸。

3月份進口動力煤(包含煙煤和次煙煤,但不包括褐煤)為726萬噸,同比減少40.1%,環比增長23.9%。

3月份澳大利亞是最大的動力煤供應國,出口中國379萬噸(包括煙煤和次煙煤),同比下降19.7%,環比增長16.5%。 印尼向中國出口動力煤265萬噸,同比下降48.4%,環比增長56.1%。 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動力煤73萬噸,同比下降34.9%,環比增長6.3%。

3月份,中國褐煤總進口量達535萬噸,同比下降17%,環比增長41%。其中印度尼西亞向中國出口493萬噸。

煤價大跌:近八成上市煤企淨利潤下降

據東方財富網Choice數據統計,截至4月30日,煤炭行業有3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4年年報,有7家公司業績虧損。其中,國投新集虧損19.7億元,成為煤炭行業的"虧損王"。山煤國際虧損17億元,百花村虧損2.3億元,黑化股份虧損3億元,煤氣化虧損9.9億元。 。

從上市公司年報來看,煤企虧損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煤價大跌。

國投新集表示,受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煤炭需求減少,煤炭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導致銷售收入大幅減少;同時,受礦井地質條件複雜、生產接替安排導致搬遷增加等因素影響當期成本費用增加。

煤氣化稱,報告期內煤炭下遊鋼鐵、焦化等行業持續低迷,煤炭市場產能過剩。公司主要產品原煤、精煤價格持續下跌,產品滯壓,存貨跌價準備大幅增加,並且財務費用上升,致使公司經營出現嚴重虧損。 同時,國投新集還預計,2015年全國煤炭市場結構性過剩局麵短期難以改變,煤炭經濟運行仍麵臨較大下行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39家上市煤企中,有31家煤企淨利潤有所下滑,占比高達79%。國投新集淨利同比大降13304%,百花村大降11283%,黑化股份下降2994%,煤氣化下降2287%。

在上市煤企中,業績最好的仍舊是中國神華,去年實現盈利368億元,同比下降19.4%。但麵對供過於求的市場,神華計劃今年煤炭產量將比2014年再減少5000萬噸-6000萬噸。 此外,僅有幾家上市煤企淨利潤同比有所增加。數據顯示,鄭州煤電淨利增長44%,兗州煤業淨利增長80%,國際實業淨利增長263%。

但是,鄭州煤電期內公司淨利潤上升主要是子公司供銷公司處置方正證券取得收益所致。而去年的"虧損王"兗州煤業則是因為彙兌收益實現翻身。

石油

《油氣行業"十三五"規劃》將按照"穩油增氣"原則編製

近日舉行的麵向十三五˙2015油氣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坦言,製定規劃時需要確定一個合理的目標。據他透露,國家能源局目前正在編製《油氣行業"十三五"規劃》,將按照"穩油增氣"的原則,著重解決天然氣價格和市場規模的問題。

據透露,國家能源局目前正在編製《油氣行業"十三五"規劃》,將按照"穩油增氣"的原則,著重解決天然氣價格和市場規模的問題。在推進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油田采油率的同時,將加快深海油氣和非常規油氣的開發。此外,油氣改革也將加速推進。"十三五"期間中國油氣行業有望基本實現市場化,交易中心基本建成,基礎設施可以公平接入。

張玉清表示,"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和治理霧霾力度的加大,為開發天然氣市場提供了基礎,但是規模到底有多大需要認真研究。在製定'十二五'目標時,提出今年天然氣供應量要達到2300億立方,但估計實際到不了2200億立方,完成'十三五'目標難度也比較大,這背後是經濟減速、氣價不合理等諸多原因,氣價不是越高或者越低越好,而是要有一個合理的形成機製。"

同日舉辦的《BP2035世界能源展望》發布會上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Spencer Dale表示,"目前石油市場的疲軟主要源於美國頁岩氣、致密油生產的強勁增長,雖然今年末明年初供需會達到平衡,但是在石油庫存高企等因素下,這種疲軟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解決。"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錢興坤認為,"十三五"期間全球石油需求年均增速為1.1%,2020年將達到9900萬桶/日,而供應能力年均增速為1.4%,2020年將達到10500萬桶/日,供應能力高出需求600萬桶/日,2020年前國際油價相對低位運行,總體趨勢是前低後高,但難以回到曆史高位,預計2020年國際油價將在80美元/桶。

如此之下,中國油氣市場將進入轉折期,呈現出低價格、低回報、低投資和低成本的特點,這也為"十三五"目標製定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最初的規劃,未來油氣產量將呈現"穩油增氣"的態勢,統籌推進八大石油生產基地開發和九大天然氣生產基地開發,尤其是加快非常規油氣和深海油氣的發展,2020年天然氣供應量要達到4000億立方,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上升到10%。

中國加大全球原油交易定價話語權

據英國《金融時報》,本月中國主宰了中東關鍵的原油交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旗下貿易公司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了45船阿曼和阿布紮比原油,總量為2250萬桶,相當於世界每日原油需求量的四分之一。金融時報表示,在全球主要產油國激烈爭奪市場份額之際,中國企業開始顯現出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這個全球原油大買家的定價話語權在加大。

這宗交易引人注目,因為它跟中國大多數石油交易不一樣,發生在幫助確定中東基準油價的公開交易窗口上。 迪拜商品交易所產品與服務主管Owain Johnson表示: 中國企業越來越成為中東原油市場的價格決定者。本月數據顯示,他們手中掌握的火力是多麼的強大。

上述購買量接近去年10月中國公司創紀錄的購買量——47船。本月最後兩個交易日可能打破這一水平。

而大舉購買支撐了中東基準原油價格,並幫助推動作為國際基準的布倫特原油價格漲到每加侖65美元。

為保住市場份額,沙特也在不遺餘力地爭取中國客戶。華爾街見聞提及,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 27日表示,願意滿足中國100%的原油需求。他還稱,沙特有空間與中國共同進行能源投資。

為滿足國內能源需求,中國一直依賴國際進口原油。英國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4》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占全球消費量的22.4%。石油消耗占全球比重為17.8%,石油對外依存度達56.62%,是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普氏能源資訊(Platts)最新發布的中國政府數據分析報告顯示,中國表觀石油需求在3月份同比上升了6.5%,至4473萬噸,平均每天1058萬桶。為2014年9月以來的最大增速。

一季度原油產量同比增長1.3%

國發改委近日發布的運行快報顯示,一季度,原油產量5218萬噸,同比增長1.3%;原油加工量11635萬噸,增長2.5%,成品油產量7354萬噸,增長4.2%;成品油表觀消費量6578萬噸,增長4.7%,其中汽油增長10.5%,柴油下降0.1%。月底成品油庫存環比提高173萬噸,同比增加75萬噸,處於較高水平。

一季度,天然氣產量35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8%;天然氣進口量160億立方米,增加16.5%.其中,LNG68億立方米,下降2.9%,管道氣93億立方米,增長36.8%;天然氣消費量502億立方米,增長4.8%。

石化

我國PX(對二甲苯)產能位居世界第一

近日,由華東理工大學主辦的2015中國石油化工創新發展大會透露:我國PX(對二甲苯)產能位居世界第一,已占世界30.8%。

我國現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石油化工生產國和最大的石油化工消費市場。2014年,中國石化工業總產值超過13.02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位;煉油能力、乙烯產能僅次於美國,也位居世界第二位;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三大合成材料產能合計占世界34.4%,多數產品居世界前三位。

包括丙烯、丁二烯、甲苯、苯、PX等石化產品和合成材料在內,我國石化工業產能總體過剩。據統計,從2013年到2014年,亞洲PX產能從不到3000萬噸增至4000多萬噸,其中中國PX項目的供應量約3110萬噸,而需求量約2917萬噸,已有近200萬噸PX供過於求。

福建漳州石化基地總體發展規劃獲批

國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總體發展規劃的批複》(下稱《規劃》),確定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發展重點和建設模式,充分發揮地域優勢,麵向海峽兩岸市場需求,利用進口原油、凝析油、石腦油等資源,構建煉化一體化產業鏈,以煉油為基礎,重點發展乙烯、芳烴及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高端石化產品,形成六大係列產品。

按照規劃,古雷石化基地依托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建設,規劃區域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古雷半島,麵積為50.9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麵積34.6平方千米,海域麵積16.3平方千米。

基地區域功能劃分為"一廊、三區"。"一廊"是指在基地西側設置基礎設施走廊,作為基地主要物流通道。"三區"是指基地的石化產業區、港口及物流倉儲區、公共罐區,作為基地生產裝置和配套工程建設區域。其中:石化產業區位於古雷半島中部,規劃麵積34.8平方千米。

省級環保部門可批新建二甲苯(PX)等化工項目

近日從廣東省環保廳獲悉,《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名錄(2015年本)》將於近日正式"出爐",明確了將部分工藝較先進、環保技術較成熟、環境影響和風險相對可控的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到市、縣。其中,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改擴建化工項目和不涉危化品的碼頭泊位等6類項目環評審批權限由省級下放到市級。

2015年3月16日,環保部以2015年第17號公告發布了《環境保護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5年本)》,對部審批環評文件的建設項目進行了調整,下放了鋼鐵、冶煉、火電等一批項目環評審批權限。省環保廳承接了大部分由國家下放審批權限的項目,主要包括火電熱電項目、新建對二甲苯(PX)等化工項目等。

同時,由於國家將不涉及跨境、跨省的輸油輸氣管道、鐵路、內河航運、橋梁、隧道、輸變電工程等項目下放地方審批,今後由省審批的此類跨地級以上市項目將會有所增加。

廣東省環保廳表示,國家下放審批權限至省級環保部門後,今後上述類別的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效率可望大幅得到提升。

據悉,此前執行的《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名錄(2013年本)》施行兩年多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有些類別的項目的生產工藝和環保措施較為成熟,其環評審批權限可進一步下放。

在此次《名錄》修訂中,廣東省環保廳將環保部下放的和廣東2013年版本中實際環境影響和風險可控項目的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到了市級環保部門,主要涵蓋了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通用機場等項目。

有關環保專家指出,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後,項目上馬速度會加快,但如何加強監管更值得關注。

中石化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84.6%

中石化近日發布一季度業績?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一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4.6%?

今年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在經曆去年斷崖式下跌後在低位波動,國內成品油價格隨國際原油價格及時調整,這是導致我國石油公司淨利潤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季度,中石化實現油氣產量1.18億桶油當量,同比下降1%,其中原油產量同比下降2%,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2.1%?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位影響,勘探及開發板塊經營虧損12.3億元?

受消化高成本庫存影響,一季度中石化煉油板塊經營虧損33.6億元,營銷及分銷板塊經營收益下降至52.8億元?受益於原料成本的下降,化工板塊實現經營收益30.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克拉瑪依石化2014年原油稠油加工量創曆史新高

2014年,克拉瑪依石化公司共加工原油577萬噸,其中稠油387萬噸,原油和稠油加工量均為曆史新高。2014年,克石化通過優化原油進廠結構與結算方式,努力降低原油成本,將原油普查工作與生產貼緊靠實,為公司生產方案的調整提供有力依據。克石化生產運行部門年初即與新疆油田公司相關部門聯係,同時每月初與其溝通,確保原油加工計劃的完成。2014年,克石化全麵完成年度HSE指標,並實現一般B級事故為零。

及時把握市場脈搏,優化產品設計,調整產品結構,是克石化不斷提升創效能力的關鍵。2014年,克石化麵臨成品油消費不足、潤滑油市場持續低迷、瀝青需求維持低位、產品庫存高啟等諸多不利影響,及時調整生產方案,優化產品結構,努力增加適銷對路和高附加值產品產量,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促進經濟效益最大化。2014年,克石化汽油和航煤的產銷量均創曆史最高水平;白油、環保輪胎橡膠油等特色產品也超額完成年度生產計劃。

天然氣

一季度天然氣消費量增長4.8%

國發改委近日發布2015年一季度天然氣運行簡況,據運行快報統計,一季度,天然氣產量35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8%;天然氣進口量160億立方米,增加16.5%。其中,LNG68億立方米,下降2.9%,管道氣93億立方米,增長36.8%;天然氣消費量502億立方米,增長4.8%。

修文縣成為貴陽首個通天然氣縣城

近日,隨著修文縣管道天然氣接氣工程成功開閘,修文縣正式接入中貴天然氣管道,這標誌著修文成為貴陽首個通天然氣縣城。至此,修文縣2533戶居民用戶、公建用戶、工業用戶,可用上清潔、高效的管道天然氣。

修文縣管道天然氣接氣工程位於該縣馬關村,於2013年9月正式啟動,項目總投資為1.5億元,供氣規模為每年6.35億立方米,負責為整個修文縣輸氣。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修文馬關門站、門站至紮佐高壓燃氣管道、紮佐高中壓調壓站和小營高中壓調壓站。項目投運後,可向以冶金、現代製藥、新材料為主的工礦型企業以及政府、醫院、學校、居民、燃氣汽車等居民、公建用戶供氣。

據了解,長期以來,修文縣消耗的燃料主要為煤和液化石油氣。接入天然氣後,按照規劃的供氣規模計算,每年可實現替煤21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7500噸、減少煙塵排放5700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9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