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會員服務
首頁 學術成果

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與水汙染防治對策

2012-06-28新聞來源:慧聰網

  淮河是我國第一條進行水汙染綜合整治的大河,經過多年的治理,淮河流域水汙染惡化的勢頭已得到初步控製,入河排汙量明顯下降,水質逐步得到改善,部分河段水體功能已得到一定的恢複,但其治理效果與國務院確定的目標尚有一定的差距,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與水汙染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安之源淨水認為要是不加大整理力度,到時人們的生活用水都堪憂!

  水汙染情況

  淮河流域水汙染起源於二十世紀70年代後期,進入80年代,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尤其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水汙染逐步加劇,淮河流域出現"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的局麵,一些流域性水汙染事故經常發生。淮河幹流在1989、1992、1994年發生過特大水汙染事故,沙潁河等支流汙水進入淮河幹流,形成近百公裏長的汙水團在淮河傳播,所經之處,水質突變,魚蝦全部死亡,水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對沿淮供水造成嚴重破壞。此外,一些省際間水汙染糾紛不斷。水汙染已成為製約淮河流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嚴重影響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安之源淨水器公司呼籲大家節約用水,健康用水,健康生活!

  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與水汙染防治對策

  淮河流域是我國水資源短缺地區,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潛力的地區。治理水汙染,保護水資源關係到21世紀淮河流域可持續發展。

  (一)節約用水,實現汙水資源化

  淮河流域是我國水資源短缺地區,節水意義重大。節水既減少了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同時也減少了汙水排放量。目前節水工作剛剛處於起步階段,潛力較大。要進一步加強用水管理,綜合運用經濟的、技術的、行政的措施做好節水工作。合理調整水價。建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製度,製定不同行業的節水標準。與此同時,要大力發展汙水處理技術,實現汙水資源化,提高水資源的重複利用率。

  (二)調整工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

  根治淮河汙染,必須首先從優化產業結構著手,這也是淮河治汙的關鍵所在。在淮河流域這樣一個水資源短缺,時空分布極不均勻的地區,要嚴格控製發展造紙、釀造、皮革等高耗水、重汙染型的企業;推行清潔生產,把汙染擋在上遊。

  (三)采取激勵政策,進一步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

  逐步提高汙水處理收費標準,使汙水處理廠做好保本微利,以加快汙水處理廠的建設。淮河流域所有縣及縣以上的城鎮都應該在"十五"期間建成汙水處理廠。同時要提高汙水處理深度,進行脫磷脫氮。

  (四)嚴格實行排汙總量控製製度

  要根據水功能和水體容許納汙能力控製排汙,合理規劃入河排汙口。特別要嚴格控製向飲用水水源地的排汙。盡快建立保護水資源經濟補償機製,對向水體排汙,降低水功能的單位和個人,都應該征收補償費。

  (五)加強水利工程的合理調度

  針對淮河流域河流人工控製程度高的特點,要實施合理的調度,在保證防汛抗旱和供水安全的同時,統籌兼顧,維持河流合理的流量和湖泊、水庫的合理水位,要提高水體的流動性,維護和提高水體的自然淨化能力。要逐步實施水庫水閘調度的彈性管理,結合科技進步,重新調整和完善水庫、水閘的調度預案和防洪預案,充分利用水庫和水閘的蓄水能力。

  (六)做好淮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

  在水資源的的開發利用中,不僅要考慮生產生活用水,還要考慮生態環境用水,維持河流的合理流量,逐步使河流達到在汙染總量控製的前提下具備稀釋自淨能力。

  (七)控製農業麵源汙染

  指導農民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化肥,積極推廣生態農業,集中控製農村居民生活汙水,做到汙水資源化。

  (八)引水清淤,治理內源,加強水生態係統建設

  結合水利工程的建設,開展河道清淤,逐步改善河湖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