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2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12-01 20:25 |
中國網南非德班12月1日訊 當地時間11月30日,議定書特別工作組(AWG-KP)召開會議,討論關於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所應做出的承諾。會上,發展中國家強烈呼籲不要讓德班成為《京都議定書》的葬身之地,而應是它第二承諾期的誕生之所。而發達國家則表態希望用新的條約代替《京都議定書》。 在開場會議上,阿根廷代表“77國集團”和中國發言時表示,應該按照巴黎路線圖執行適當減緩措施,並要求發達國家在德班做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承諾。 剛果共和國代表非洲集團發言表示支持全球努力大幅度減少碳排放,並表示應該有《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非盟主席表示發達國家在第二承諾期中必須履行量化的、有法律效力的減排承諾,即2020年碳排放必須比1990年減少40%,而到2050年,這個百分比應該達到85-90。小島國,以及最不發達國家也表示必須有《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因為這是人類曆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氣候框架公約,而如果《京都議定書》失去效力,那並非是因為議定書本身的問題,而是一些國家不願意做出承諾。 而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表示他們更傾向於一個更加平衡的、公平有效的氣候管理體製。發達國家願意在一個新的框架下做出減排承諾,《京都議定書》的條列、機製、包括市場機製都可以在一個新的框架下繼續延續。而歐盟稱他們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態度是開放的,但同時表示有第二承諾期必須滿足兩個前提,第一要立刻製定一個建立新公約的路線圖,新公約需要包括所有國家在內。第二要完善《京都議定書》的完整性並保證製定新的市場機製。歐盟還強調,即使有第二承諾期,它也屬於一個過渡性公約,過渡到一個更廣泛的、包括所有國家的公約。(人民畫報記者殷星從德班發回的報道) 中國外文局德班氣候會議報道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