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7新聞來源:中國改革報
新聞作者:裴廣江 發布時間:2013-05-24
在國際能源需求量大增的情況下,非洲正在成為新的能源供應點,麵對不斷發現的新增能源,非洲國家亟須考慮建立新能源體係
隨著高油價持續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非洲近年來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日趨活躍。隨著肯尼亞、烏幹達、加納、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等國成為新發現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非洲正在形成新的能源格局。但如何讓石油產業帶動整體經濟發展,這是各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肯尼亞著力開拓新經濟
據《國際商報》報道,肯尼亞環境與礦產資源部長赤拉?姆瓦奎雷表示,該國將投資150億先令用於礦產資源開發。這是該國宣布發現石油後,力圖把礦業資源作為新的經濟發展領域的重大舉措。
日前,肯尼亞總統齊貝吉宣布,在該國西北部的圖爾卡納湖地區發現石油。他說,這是肯尼亞首次發現石油,是一次“重要的突破”。但他同時表示,從發現石油到生產石油至少要3年的時間,因此肯尼亞距離石油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肯尼亞發現石油的塔洛石油公司表示,該公司在圖爾卡納地區發現的含油層厚達20米,成分幾乎與6年前在烏幹達發現的輕質含蠟原油相同。隨著在圖爾卡納地區發現石油,肯尼亞其他地區發現石油的前景也被看好。該公司說,希望在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邊境地區發現至少3億桶石油。
自1963年獨立後,肯尼亞此前在全國鑽了32口井以尋找石油,但都沒有成功。因此當發現石油的消息公布後,肯尼亞人難掩興奮之情。該國媒體表示,隨著石油的發現,興奮之情席卷整個肯尼亞,作為潛在的產油國,肯尼亞可能會吸引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該國石油行業專家恩亞加也表示,發現石油在技術上降低了肯尼亞的勘探風險,並有可能帶來新的投資。當地有評論甚至已經開始憧憬肯尼亞低油價時代即將到來。
非洲不斷出現新的油氣國
非洲傳統的產油國主要集中在北非和西非,尼日利亞、安哥拉、剛果(布)、赤道幾內亞、加蓬、蘇丹和乍得等是撒哈拉以南地區主要產油國。但最近幾年,西非和東非一些國家相繼加入石油國家,南部非洲則發現了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在西非地區,加納已經開始出口石油。塔洛石油公司2007年在該國發現石油,保守估計儲量為20億桶,可供20年開采。加納議會能源委員會主席莫西·阿薩加表示,隨著進一步勘探,該國石油儲量未來幾年內有望增至50億桶。加納2010年底開始生產石油,到去年年中產量已達到每天12萬桶。此外,利比裏亞和塞拉利昂也發現了較大儲量的石油。
烏幹達於2006年發現石油,目前確認儲量約為11億桶。塔洛石油公司表示,該國潛在石油儲量還有14億桶。目前,烏幹達已經在該國西部的艾伯特湖附近開始石油生產,並計劃於明年開始出口。肯尼亞媒體表示,隨著東非國家陸續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公司紛紛到來,東非已成為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重點開發地區。東非國家去年至少簽署了17項重要勘探合同,是前年合同數量的兩倍以上。
南部非洲則在不斷發現新的天然氣資源。此外,馬達加斯加、塞舌爾、埃塞俄比亞、索馬裏的石油勘探正在進行中。非洲能源專家尼爾·福特說,未來幾年,非洲石油和天然氣還會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避免能源困境成為新問題
隨著非洲更多國家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如何避免能源困境成為新的產油國麵臨的大問題。非洲開發銀行行長卡貝魯卡日前表示,非洲新發現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應該投資於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支持傳統產業發展,這樣既能避免出現“石油詛咒”的怪圈,又能夠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加納大學社會和經濟研究所專家羅伯特·奧賽表示,石油收入能夠支持經濟發展,但並不會自然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資金來源,有可能變成為“石油詛咒”。石油收入今年有望成為加納最大的出口收入,占出口收入總額的60%,國民生產總值的27%。他認為,如果能夠用石油收入取代該國發展長期依賴的援助,並投資於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發展,就能夠提高國家的生產效率。
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說,該國不會把石油收入用於提高工資和政府經常性開支上,而是將把這些錢用於資助基礎設施建設、高等教育以及發展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上。據了解,該國已製定了係統的公路、鐵路和能源發展計劃。在石油產業方麵,鑒於東非地區的煉油能力無法滿足每天超過16.4萬桶的需要,烏幹達已經批準建設煉油廠。此外,該國還將建設從艾伯特湖附近到首都坎帕拉的輸油管道,以將石油通過肯尼亞的蒙巴薩港出口。
肯尼亞政府宣布開工建設耗資250億美元的拉穆港-南蘇丹-埃塞俄比亞交通走廊項目,該項目不僅包括建設一條輸油管道和一座煉油廠,還包括高速公路和鐵路項目。另外,南蘇丹正在規劃建設一條通往肯尼亞的輸油管道,以使用肯尼亞港口出口石油。當地媒體指出,發現石油將將引起外國投資者對這些基礎設施項目的興趣,從而給這一地區帶來更多的投資,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