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全力投入全球能源“頁岩氣革命”
2012-03-02新聞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記者王立彬)中國國土資源部1日宣布,通過推動技術創新、完善機製,中國頁岩氣2020年產量可望達1000億立方米以上,將成為中國能源重要支柱。通過參與全球能源“頁岩氣革命”,將改變中國油氣資源開發及對外依存度過高格局。
中國政府近日批準頁岩氣為新的獨立礦種,成為中國第172種礦產資源。“頁岩氣勘探開發成功率高,有較高工業經濟價值,是未來最重要替代能源之一。由美國引發的"頁岩氣革命"正向全球蔓延。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正效仿美國發展頁岩氣,以降低對進口天然氣的依賴。”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說。
張大偉說,本世紀以來,美國頁岩氣開發利用快速發展。美國頁岩氣產量2010年達1378億立方米,占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23%。2011年為1800億立方米,占34%。這改變了美國天然氣供應格局,使該國進口天然氣和LNG量大幅度下降。據預測,頁岩氣將成為美國未來天然氣增產的主要來源,到2035年總產量占比將提高到46%。“這增加了其他國家對頁岩氣勘探開發利用的信心。”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於海峰說,評價表明,中國頁岩氣資源潛力大,分布麵積廣。頁岩氣儲量產量增長將主要來自四川、重慶、貴州、湖北、湖南、陝西、新疆等省區市。中國陸域頁岩氣地質資源潛力為134.42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潛力為25.08萬億立方米(不含青藏區)。其中獲得工業氣流或有頁岩氣發現麵積88萬平方公裏,地質資源為93.01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為15.95萬億立方米。
評價結果顯示,中國頁岩氣資源豐富、分布範圍廣,但地質條件複雜、類型多樣,在勘探開發技術上同美、加等國有很大差距。“"十二五"中國主要是做好頁岩氣勘探開發起步工作,"十三五"將形成快速發展之勢。如果2020年全國頁岩氣年產量達到1000億立方米以上,有望改變中國油氣資源開發格局,成為中國能源重要支柱。”於海峰說。
同為頁岩氣大國,中美的差距既表現在技術層麵,更表現在市場開發機製方麵。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多次表示,目前頁岩氣在美國等已成功進入商業化開發階段,但中國頁岩氣資源管理工作麵臨著一些問題,如工作程度低、前期調查投入少、地質條件複雜、缺乏核心技術、缺乏政策支持,特別是市場機製發育不足等。
張大偉指出,中國頁岩氣勘探開發起步晚、差距大。主要問題就包括市場未完全放開。目前中國隻有6家國有油氣企業從事頁岩氣勘探開發,其他中央和地方國有資本、民營資本雖有很大積極性,但尚未進入。美國經驗表明,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有序競爭機製,在頁岩氣勘探開發中具有顯著效果。同時頁岩氣勘探開發初期,風險大、成本高,需要政府在財稅方麵給予一定支持,當形成規模和市場完善後取消財稅支持。目前中國扶持激勵政策尚未出台。
中國也尚未形成頁岩氣勘探開發核心技術體係。在頁岩氣地質條件更為複雜形勢下,技術不能完全滿足勘探開發要求。而管網方麵的市場建設落後是另一主要障礙。“中國管網設施建設滯後,且已有管網設施在第三方準入、市場開放等方麵體製不順、壟斷經營,缺乏政策支持。隨著頁岩氣規模開發,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將會成為製約頁岩氣開發利用的瓶頸。”張大偉說。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政府批準頁岩氣為獨立礦種,為社會資金進入頁岩氣勘查開發領域提供了機會,有利於形成競爭局麵。據於海峰介紹,中國已確定頁岩氣探礦權出讓將采用競爭方式。“2011年已首次完成第一批頁岩氣探礦權招標出讓,今年已經準備開展1-2批頁岩氣探礦權招標出讓。”
他說,“中國將以開放市場為核心,完善頁岩氣資源管理製度,加大頁岩氣資源調查評價,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建立頁岩氣勘探開發技術體係和規範標準,合理設置資質條件,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頁岩氣勘查開采領域,促進中國頁岩氣產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