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引發核電安全反思 內陸核電站或推遲開工
2011-03-15新聞來源: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3月15日訊 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引起國內對核安全問題的擔憂。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馮毅今日向網易財經介紹,我國對核電站的安全審查從設計、建造、運營到退役都有全過程的安全審查。日本核電站發生爆炸是對全球核能界的挑戰,但它是在超強自然破壞力之下發生,我國發展核能力的基本趨勢不會因噎廢食。
對於國內的擔憂,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也於近日表態,中國不會改變未來發展核電的決心和安排,但也會隨時關注日本的核電設施受地震影響的情況及其事態發展。
按照十二五規劃的部署,到2015年,我國核電的發展規模可達到3900萬千瓦。與此同時,到2015年,水電和核電占一次能源比重將提高1.5%。
中國高速發展的核電是否會放慢自己的腳步,來重新審視被稱為“核電生命線”的安全問題,成為日本核電站爆發後民眾普遍關注的問題。
“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今年年初的能源工作會議上指出。
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核電站全部位於沿海地區,但內陸省市對這塊蛋糕的憧憬絲毫不亞於沿海。還沒有拿到批文的內陸核電站們,在日本福島爆炸案發生後,是否能如期獲批懸念加大。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正在籌建中的核電站有25個,建在內陸的包括湖南桃花江核電站、湖北大畈核電站和江西彭澤核電站等。
籌建項目中,湖南桃花江核電廠投資600億元,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和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但目前,還停留在進場公路剛剛通車的階段。日本福島爆炸案發生後,一位湖南核電專家表示,正在密切關注事件進展,給湖南核電站的建設提供經驗教訓。按照此前的規劃,如果年內能開工,湖南桃花江核電站有望在2015年完成,但現在也可能基於安全因素會推遲開工。“我們都已經等了20年,為了安全運營不怕再多等一陣。”
2008的數據顯示,核電占我國發電量的比例僅為2%。在我國能源緊缺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核電成為國家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重要議題。但也有不少的聲音認為應該適度放緩腳步,以確保運營安全。中國電力科學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對網易財經表示,如果過快發展核電,一旦出問題再發展就會非常困難。
他建議,核電站安全審查機製有必要重新審視。除了機組技術、人口密度、資源等因素外,從日本此次爆炸來看,沿海核電站的選址還應該充分考慮到海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