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國際合作
首頁 科技交流

為修水電站,印度杠上巴基斯坦

2010-07-29新聞來源:人民網

本報記者 覃澤文

2010年07月28日08:01


能源頻道 今日新聞推薦:
為修水電站印度杠上巴基斯坦 英石油首現美國CEO
中部各省火電虧損嚴重呼籲啟動煤電聯動 歐洲煤炭補貼
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增至25個 電池租賃已有試點
光伏業或現二次火爆行情 “煤電頂牛” 或放緩火電發展速度
長江第二輪洪峰抵達三峽大壩 峰值5.6萬立方/秒
曾是島內標杆企業 台塑漏油大爆炸震驚台灣
事關海洋資源分配 日媒謹慎評論東海油氣田談判
充電設施行業標準將考慮各方利益 已建設施麵臨風險
[組圖]近拍夏威夷火山持續噴發27年 盤點中國十大美麗富婆

  印度工人在日以繼夜地修建基申甘加水壩。

  “印方代表團並未做好對話準備。在溝通時克裏希納先生經常接電話打斷我們的交談。”巴基斯坦外交部長沙阿·馬哈茂德·庫雷希不快地指出。

  “我從未打手機,這真是奇怪的指責。印方已經做好了十足準備。”印度外交部長克裏希納反駁。

  7月15日,印度、巴基斯坦兩國外交部長舉行了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會晤。但雙方的見麵會最終演變成互相指責,隻得不歡而散。巴基斯坦方麵本欲利用該機會表達對印方修建基申甘加水電站的不滿,也隻能作罷。

  在位於喜瑪拉雅大峽穀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工人正加班加點,幹得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修建的是印度政府計劃修的幾座大水電站之一——基申甘加水電站。而正是這座水電站讓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又拉起了一條新戰線。本就脆弱的兩國關係又遭重創,雙方原來就幾乎不存在的互信再受打擊。據《紐約時報》7月20日報道,巴基斯坦國內甚至有武裝分子利用此次雙方分歧煽動對印度的仇恨情緒。

  水資源爭奪成焦點

  眾所周知,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但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卻相當落後,電力供應已經跟不上發展步伐。據了解,目前印度40%的人口住在遠離電網的地區,停電更成了這些人的家常便飯。因此對於印度而言,水電工程能很好地幫助該國飽受缺電困擾的國民經濟擺脫困境。印度政府希望新修建的幾座水電站能夠為其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而對巴基斯坦而言,基申甘加水電站的建設就像是在流經其心髒的主動脈上紮了一刀,因為流經該水庫的水最終會經過克什米爾地區流入巴基斯坦農業心髒,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省份——旁遮普省。巴基斯坦25%的經濟來源為農業,同時50%的就業人口從事與農業相關的工作。毫不誇張地說,農業對於其國民經濟就是生命線。

  爭端的曆史淵源

  其實印度的這個水電項目由來已久,早在50年前雙方就已簽訂協議,在如何劃分印度河及其流域水資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在過去這份協議之所以沒有引起爭議,是因為印度人沒有在上麵建設任何水電工程。但現在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哈佛大學南亞水資源問題專家布裏斯科表示。根據這份1960年達成的協議,巴基斯坦擁有印度河流域80%的水資源,而位於上遊地區的印度則允許使用來自印度河流域的水進行農業生產、發電、飲用水製造,以及少量儲存。

  由於基申甘加大壩的建設是在協議允許範圍之內的,爭論的焦點就變成了大壩應該怎樣建設,以及何時開閘放水等。“水壩讓巴基斯坦極易受到攻擊。僅靠印度人的口頭承諾是不夠的。”巴基斯坦官員解釋。而印度官員則否認了一切關於印度破壞協議、盜水的指控。

  巴基斯坦人關心的是國家安全,而印度人則將水壩的建築提高到了國家威望的高度上。一位項目工程師說:“大壩就是我們的國家威望。我們有權利建大壩,我們的未來還得靠它。”巴基斯坦人的擔憂是有曆史淵源的。早在1948年,兩國成立剛剛一年,一位印度官員就下令關閉數條運河對旁遮普省的供水。事情造成的嚴重後果讓現在的巴基斯坦人仍然銘記在心。“當有一支上了膛的槍指著你的腦門,那種滋味是永遠都不會忘的。”巴基斯坦官員回憶說。

《中國能源報》 (2010-07-26 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