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國際合作
首頁 科技交流

三峽到底能扛幾年一遇洪水?多篇報道被指矛盾

2010-07-22新聞來源:新浪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2日09:01 南方日報

  三峽工程已經從容應對了首次“大考”,但一些誤解還是在網上瘋傳。近日,一篇標題為“長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峽大壩上”的報道被多家網站轉載。細心的網友們還找出之前幾年關於三峽大壩抗洪能力的報道,指責三峽大壩幾種說法存在矛盾:

  2003年6月1日,《三峽大壩固若金湯,可抵禦萬年一遇洪水》的報道稱“按照設計,三峽大壩必須抵擋萬年一遇的長江洪水。”

  2007年5月9日,在《三峽大壩將全麵發揮抗洪功能,可抵禦千年一遇洪水》中,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說:“今年三峽樞紐的防洪標準定位為千年一遇,三峽總公司已經做好了安排,我們有信心迎接主汛期可能遭遇的特大洪水挑戰。”

  2008年10月21日,在《三峽大壩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中,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在10月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三峽大壩將有能力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對此,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治河防洪工程係教授陳立認為,這幾篇報道的用詞並沒有錯,隻是標題的涵義被讀者誤解。

  他解釋說,“固若金湯,可抵擋萬年一遇的洪水”是說,三峽大壩遇到萬年一遇洪水的時候,三峽大壩仍然存在,不會被衝垮。“我記得它的校核標準,是萬年一遇加10%,就是說它的標準比萬年一遇還要高”。“千年一遇”,指的是這個大壩是按照千年一遇的設計標準來做的。在千年一遇的洪水下,三峽大壩能夠維持正常運轉。這兩種說法,都是指的三峽大壩結構本身,而不是指抗洪能力。

  “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則是指防洪能力。而長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峽大壩上”的說法,與“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說法並不矛盾。

  “按照我們專業的說法,每說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一定是有所指的,有具體的城市和洪水來源。”陳立強調,武漢除了從重慶來的長江幹流洪水外,還有其他的洪水來源。“洞庭四水”———湘、資、沅、澧的來水量也很大。除此之外,還有漢江來的洪水。“三峽大壩可以把來自長江幹流的洪水控製得很好,可以將百年一遇甚至兩百年一遇的洪水攔截在庫內,但對其他來源的洪水,它就無能為力了”。

  陳立指出,這些誤解的產生,是因為說法上的問題,這些專業性的東西,普通老百姓不一定懂,而打出這樣的標題,比較容易吸引眼球。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李秀婷

  記者 趙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