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致開幕辭。新華社記者張玉薇攝
“氣候門”哥本哈根挨批
12月7日,《泰晤士報》發表專欄作家文章,為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因“氣候門”事件辭職的瓊斯教授打抱不平,稱“被披露”的某些關鍵郵件斷章取義。另一篇文章認為可能是俄羅斯黑客盜載了郵件,不排除俄羅斯情報部門雇傭黑客所為。不過從跟貼來看,多數讀者不以為然。
11月17日起,黑客入侵了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的計算機服務器並盜載了該中心主任菲爾·瓊斯教授等氣象學家上千封電子郵件和3000多份有關氣候變化的文件,隨後在一個氣象科學家網站上公布。這些郵件和文件顯示,一些科學家涉嫌操縱數據,選擇科學流程,支持其碳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的結論。該中心作為研究氣候變化的領先機構,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和製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召開的關鍵時刻,“氣候門”的爆出無疑給全球氣候變暖的科學依據打上了問號。
這些材料顯示,該中心有意識地不采用1976年至2005年大氣溫度測量值作為30年氣候趨勢基準,而是繼續使用1961年至1990年為基準,因為後者可以“更完美地”證明氣候變暖。有關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始數據,特別是不利於證明氣候正在變暖的數據可能已經被銷毀或被修改,防止有人發表不同意見。一封來自美國氣候學家的郵件裏提到,科學家無法解釋最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減緩。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裏(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中)與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出席開幕式。新華社/路透
讓人驚愕的是,瓊斯在郵件中還使用了“trick”一詞,該詞在英語中有“謀略”、“詭計”等語義。他本人事後辯稱他和同行間通常用這個詞來描述“一種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該中心一位科學家在郵件中大罵懷疑氣候變暖的同行,威脅要把後者“打得滿地找牙”。
這些郵件和文件在網上公布後,引起一片嘩然。恰逢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討論減少碳排放和全球氣候變暖議題,失去話語權的氣候變暖懷疑論者自然深究不舍,絕地反擊,批評瓊斯們的做法是科學法西斯主義,郵件證明他們的研究不可告人,“總有一天全球變暖論將被揭露為一場騙局”。在巨大輿論壓力下,瓊斯教授盡管11月24日白天還極力為自己和同仁辯護,但當晚不得不宣布辭職。
“氣候門”爆出後,一貫連篇累牘報道氣候問題的英國主流媒體卻顯得非常冷淡,BBC甚至曾一度取消有關該事件的網絡評論。英國的氣候變暖派仍堅稱,判定氣候變暖的依據不僅是氣溫紀錄,還包括海平麵上升、冰川退縮等其他指標。東英格蘭大學副校長戴維斯說,即使沒有該校氣候研究中心的數據,科學界也會得出同樣結論。他認為公布瓊斯等人的郵件是“無理取鬧”,目的是轉移對各國政府采取緊急行動的關注。
英國氣象局也宣布,準備公開發表用以分析“人類造成全球變暖”的曆史數據,以證明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了全球氣候變暖。這些數據始自160年前,是從全世界1000多個氣象觀測站收集來的。英國氣象局是支持全球氣候變暖說的主要機構之一,和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有著密切合作,提供的數據也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的主要參考。
英國是碳排放導致氣候變暖論和解決國際間氣候問題的最積極推動國,並在技術、市場、體製等多方麵為去碳化進行緊鑼密鼓的準備,誌在占領未來經濟增長的製高點和國際政治話語的主導權。如何應對發生在自家的“氣候門”,世人都在拭目以待。 稿源: 光明日報 作者: 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