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 抵禦氣候變化 中國應做榜樣
2009-07-25新聞來源:聯合早報網
(2009-07-25)
(北京綜合訊)中國與聯合國昨天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研究提出中國淘汰白熾燈、推廣節能燈的路線圖和專項規劃,以響應國際上日益高漲的淘汰低效照明產品的呼聲。
正在中國訪問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簽字儀式上呼籲中國在抵禦氣候變化中當全世界榜樣,並表示沒有中國,新的全球氣候框架今年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據新華網報道,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昨天在北京簽署“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獲全球環境基金1400萬美元贈款。項目在2012年結束後十年間,中國可望實現累計節電1600億至216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75億至2.37億噸。
報道指出,中國與聯合國共同設計這項項目,是為響應國際社會淘汰白熾燈潮流,推動中國綠色照明工程。近年來,國際上加快淘汰低效照明產品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發達國家紛紛宣布了白熾燈的淘汰時間計劃。
出席簽字儀式的還有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業遂、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首席代表馬和勵。
潘基文昨天在簽字儀式上發表演講時表示,通過投資綠色增長及優先發展清潔能源,中國在抗擊氣候變化方麵不僅可以成為發展中國家的榜樣,也可成為全世界的榜樣。
他在提到12月將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時說:“沒有中國,新的全球氣候框架今年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他補充道,中國處理氣候變化的方法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具有前瞻性的世界成員。
潘基文指出,中國已將相當一部分的國家刺激支出用於促進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經濟增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風能和太陽能技術的領先者;活躍的可再生能源部門資產值已將近170億美元,員工人數將近百萬。他對中國迄今為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讚賞,但強調中國以其幅員和能力,可以進一步為低排放未來投資。
應中國政府邀請,潘基文前晚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這是潘基文任內第三次訪問中國。潘基文表示,這說明聯合國極其重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的角色,特別是當前國際局勢麵臨重要挑戰和矛盾的時期,這也是他到訪中國的目的。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天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潘基文時表示,他願意和潘基文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潘基文則表示,國際社會普遍讚賞中國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糧食危機、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方麵發揮的全球性領導作用。胡錦濤在解決和應對中國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以及在地區和全球事務當中,都發揮了積極的、富有智慧的領導作用。
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外長楊潔篪昨天也分別會見了潘基文。中國媒體報道指,楊潔篪同潘基文舉行了正式會談,內容涉及朝核問題,緬甸局勢等熱點。溫家寶則向楊潔篪重申中國政府堅持多邊外交政策和維護聯合國在當前國際體係中核心地位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