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0新聞來源:188BETApp
2009年6月16、17日晚10點中央十套人物欄目播放的《人物--尼古拉·特斯拉》揭開了一段神秘的曆史,世界上最著名的“尼加拉瓜”水電站的設計者尼古拉·特斯拉有可能掌握著一項獲得取之不盡的免費地磁能源的技術。而掌握這項技術的時代距離今天已經有大約100年了。
1908年6月30日,在俄羅斯帝國西伯利亞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發出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天空出現了強烈的白光,氣溫瞬間灼熱烤人,爆炸中心區草木燒焦,七十公裏外的人也被嚴重灼傷,還有人被巨大的聲響震聾了耳朵。不僅附近居民驚恐萬狀,而且還涉及到其它國家。英國倫敦的許多電燈驟然熄滅,一片黑暗;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們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晝般的閃光;甚至遠在在洋彼岸的美國,人們也感覺到大地在抖動……
具體的發生的時間是早上7:17分,位置在北緯60度53分09秒、東經101度53分40秒,靠近通古斯河附近(今屬俄羅斯聯邦埃文基自治區 )。其破壞力後來估計相當於1500-2000萬噸TNT炸藥,並且讓超過2150平方公裏內的6千萬棵樹倒下。
大約當地時間早上7:15分左右,在貝加爾湖西北方的當地人觀察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劃過天空,其亮度和太陽相若。數分鍾後,一道強光照亮了整個天空,稍後的衝擊波將附近650公裏內的窗戶玻璃震碎,並且觀察到了蕈狀雲的現象。這個爆炸被橫跨歐亞大陸的地震站所記錄,其所造成的氣壓不穩定甚至被當時英國剛發明的氣壓自動記錄儀所偵測。接下來幾個星期,歐洲和俄國西部的夜空有如白晝,亮到晚上不必開燈讀書。在美國,史密鬆天文物理台(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和威爾遜山天文台(Mount Wilson Observatory)觀察到大氣的透明度有降低的現象至少數個月。
如果這個物體撞擊地球再遲幾小時,那麼這個爆炸應該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人口稀少的通古斯地區,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
當時俄國的沙皇統治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無力對此組織調查。人們籠統地把這次爆炸稱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於1921年派物理學家庫利克率領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他們宣稱,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隕星造成的。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找到隕星墜落的深坑,也沒有找到隕石。隻發現了幾十個平底淺坑。因此,“隕星說”隻是當時的一種推測,缺乏證據,庫利克又兩次率隊前往通古斯考察,並進行了空中勘測,發現爆炸所造成的破壞麵積達20000多平方公裏。同時人們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如爆炸中心的樹木並未全部倒下,隻是樹葉被燒焦;爆炸地區的樹木生長速度加快;其年輪寬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區的馴鹿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皮膚病棗癩皮病等等。不久二戰爆發,庫利克投筆從戎,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前蘇聯對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戰以後,前蘇聯物理學家卡薩耶夫訪問日本,1945年12月,他到達廣島,四個月前美國在這裏投下了原子彈。看著廣島的廢墟,卡薩耶夫頓然想起了通古斯,兩者顯然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
爆炸中心受破壞,樹木直立而沒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輻射燒傷造成的。
爆炸產生的蘑菇雲形相同,隻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別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樹林立、枝幹燒焦的照片,看上去與廣島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薩耶夫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駕駛的核動力宇宙飛船,在降落過程中發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場核爆炸。
此論一出,立即在前蘇聯科學界引起了強烈反應。支持者和反對者不乏其人。索羅托夫等人進一步推測該飛船來到這一地區是為了往貝加爾湖取得淡水。還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區馴鹿所得的癩皮病與美國1945年在新墨西哥進行核測驗後當地牛群因受到輻射引起的皮膚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區樹木生長加快,植物和昆蟲出現遺傳性變異等情況,也與美國在太平洋島嶼進行核試驗後的情況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院多次派出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認為是核爆炸的人和堅持“隕星說”的人都聲稱考察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對於沒有找到中心隕星坑的情況,有人認為墜落的是一顆彗星,因此隻能產生塵爆,而無法造成中心隕星坑。
1973年,一些美國科學家對此提出了新見解,他們認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個小型黑洞運行在冰島和紐芬蘭之間的太平洋上空時,引發了這場爆炸。但是關於黑洞的性質、特點,人們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問。因此,這種見解也還缺少足夠的證據。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謎仍未解開。
另一種可能,則是由於尼古拉-特斯拉的實驗造成的。(2009年6月16、17日晚10點中央十套人物欄目播放的)--視頻詳見附件
作為科學上的巨匠,特斯拉本人並未獲得與之相稱的榮耀。但特斯拉是開啟電與磁之門的人,是現代電子工程的先驅,並帶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撇開他在電磁學和工程上的成就,特斯拉也被認為對機器人、彈道學、資訊科學、核子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上等各種領域有貢獻。包括我們使用的互聯網,也是其貢獻之一。 拋開這些偉大的貢獻,我們來談談現在仍未被應用的一個偉大發明。
1889年他更發明了「無線傳電方法」。於是在美國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建設實驗室開發及研究此項「無線傳電」技術,即是將現時的低頻(5060Hz)高壓電流轉化為「高頻電流」,然後再經由空氣作為傳送媒介來輸電。此項「無線傳電」技術不單省卻了輸電電纜的成本,更可以免去輸電時因電阻所致的損耗。經過八個月的研究後,特斯拉便決定在長島(Long Island)試建首座名為「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的電力發射塔。
該「線圈」其一特性,是能夠生產出既高頻又低電流的「高壓交流電」。這種「高頻電流」可經由空氣作遠距離的「無線傳電」達至另一個「接收器」處,並且對人體絕無不良影響。特斯拉發現了「高壓電流」原來轉化為「高頻的高壓電流」後,則可以無限地將電力輸送。「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正是運用了這種「無線傳電」技術的發明,甚至它就是一種人類一直夢寐以求的「免費能源」了。
特斯拉主持的一個命名為「沃登克裏弗計劃」(Wardendyffe Project)的構思就是在美國長島(Long Island)建設一座足可輸出100萬匹「交流電流」的「特斯拉線圈」。
「特斯拉線圈」結構基本上,由一個感應圈、兩個特大電容器和一個線圈互感器所組成。
該「線圈」其一特性,是能夠生產出既高頻又低電流的「高壓交流電」。這種「高頻電流」可經由空氣作遠距離的「無線傳電」達至另一個「接收器」處,並且對人體絕無不良影響。。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特斯拉更展示經由「特斯拉線圈」輸出的「高頻電流」流經自己的身體,而使一顆「無線燈泡」發亮。
特斯拉在國會的聽證會上提到:他已經可以讓強大的電力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釋放出來。。。。而通古斯大爆炸是否是特斯拉的一次實驗呢??
拋開關於通古斯的無端猜測,無線傳電技術為什麼一直沒有被應用呢?
令人驚訝的是,當時隻有很少的科學家對這個衝擊感到興趣,大概是因為通古斯地區過於偏遠。就算當時有任何對這地區的調查,那些記錄也應該會在接下來混亂的時代遺失—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和俄國內戰。
現存第一個對此地區最早的調查已經是幾乎20年後了。1921年,俄羅斯科學院(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的礦物學家Leonid Kulik到達通古斯河地區,並在這個地區調查當時隕石撞擊的確切地點。他用隕石上的鐵可能解救蘇聯工業的理由,說服蘇聯政府對科學調查隊給予資金。
Kulik的調查隊在1927年終於找到爆炸地點。讓他們驚訝的是,沒有發生任何隕石坑。燒焦枯死的樹橫跨了大約50公裏。少數靠近爆炸中心的樹沒有傾倒,它們的樹枝和樹皮則被脫去。傾倒的樹則是向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傾倒。
接下來10年,有另外3支隊伍被派到這一地區。Kulik發現一個小沼澤可能是隕石坑,但在排光其中的水後,他在底部發現一些樹木殘支,所以確定那不是隕石坑。1938年,Kulik又找人來空照整個區域,顯示樹是以一個像蝴蝶的巨大形狀傾倒,然而他仍然沒有發現任何隕石坑。
50和60年代的調查隊在這個地區發現了極小的玻璃球灑在土地上。化學分析顯示球內含有大量的鎳和銥—在隕石中常見的金屬,而且也確定它們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另外由Gennady Plekhanov所領導的研究隊發現並沒有輻射異常的跡象,這表示這並不是自然的核自爆現象。
附:尼古拉·特斯拉
科學界有一個普遍共識,人類曆史上曾經存在過兩個公認的曠世天才:達·芬奇和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是電氣化領域的先驅,是他發明和創造了交流電係統,發明了電機和高壓變壓器,對現代世界工業產生了深遠影響。特斯拉創造出了第一台無線電遙控的機器、機器人工程學原理和太陽能驅動的發動機、X光設備、電能儀表、汽車速度儀表、冷光燈、電子鍾、電子治療儀……他在科學和工程學領域取得了大約一千項發明。而當今世界的科學發明體係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留下的遺產之上。特斯拉率先提出的概念有電子顯微鏡、激光、電視、移動電話、互聯網和許多其他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事物。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曠世奇才,卻一生坎坷,備受同行和巨商為一己私利而肆意打壓,以至於他在科學史上的地位,長期都未能得到公正的評價……
尼古拉·特斯拉(上)視頻
http://v.ku6.com/show/L5_dKqb7v30XQZ5H.html
尼古拉·特斯拉(下)視頻
http://v.ku6.com/show/WS45Scmuw6DKD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