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新聞來源:水電學會水工水力學專委會
2024年11月8日,第十一屆全國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大會在廣州開幕。本次大會由188BETApp 水工水力學專委會、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中國分會和中國水利學會水力學專委會聯合主辦,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和廣東省水利學會承辦,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5家單位協辦。來自全國科研設計單位、高等院校、政府部門、谘詢管理部門和企業等123家單位近700名代表參加線下會議,1.3萬餘名代表線上參會。
188BETApp 副秘書長李世東,廣東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立新,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水工水力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孫雙科出席大會開幕式並致辭。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理事長黃本勝主持開幕式。
李世東表示,水電作為世界公認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對於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支撐新型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廣大水電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把握能源安全這一根本要求,準確把握科技創新在水電發展中的新使命新任務,為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係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新貢獻。
王立新指出,廣東水利廳堅持科技賦能、係統治理,以“工程帶科研、科研為工程”為導向,深化產學研用融合,深耕治水技術攻關,全力推動水利科研創新更好地服務廣東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大灣區高質量建設,更廣泛地造福人民群眾。期待各位專家加強交流研討,共同促進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的學科發展,為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孫雙科表示,作為傳統學科,水力學一直是水利水電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學科,以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方法將為水利水電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新的助力。本屆大會議題緊扣新時代水利水電改革發展需求,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的學科發展、技術進步和青年人才培養。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山區河流保護與治理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水工水力學專委會名譽主任委員許唯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唐洪武,西南石油大學原黨委書記、清華大學教授、水工水力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陳永燦,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所副所長、水工水力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郭新蕾,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理事長黃本勝做大會特邀報告。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時強、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夏勇主持特邀報告環節。
出席會議的領導及嘉賓還有中國水利學會水力學專委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劉樹坤、趙順安,水力學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所所長陳文學,廣東省北江流域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張立新,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副書記焦愛萍等。188BETApp 水工水力學專委會賀威、鄧軍、李君、王均星、劉亞坤、尹進步、丁新潮、葉茂、蔣逵超、崔進、劉達、高學平、侯冬梅、楊校禮等14位副主任委員出席會議。
大會以“智彙灣區 水潤未來”為主題,設置7個分會場,覆蓋了工程水力學、環境水力學、生態水力學、水利信息學、城市群河湖治理與水經濟發展、火核電工程水力學與冷源安全等研究領域,並設置了英語分會和經理論壇,111位代表就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報告交流。大會閉幕式由水工水力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孫雙科主持,劉樹坤做大會總結報告。會議期間,確定西安理工大學為下屆大會的承辦單位,侯精明教授代表學校作表態發言。
本屆會議共有21家知名機構與企業參加技術展覽,展示了多項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的先進技術,以及各種國際先進的水流量測設備、測繪遙感設備、水錘防護設備、冷卻塔塔芯材料環保設備等。
會後,參會代表參觀了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庫及水情教育基地、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和廣東省水利重點科研基地。
會議共收到論文和摘要投稿310篇,為曆屆最高,並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編輯出版了《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進展》論文集;線下線上參會人數、大會特邀報告和分會場交流報告數量、技術參展商數量均為曆屆最多。大會論文首次由中國知網全文收錄,新增設置了城市群河湖治理與水經濟發展分會場、火核電工程水力學與冷源安全分會場,進一步擴大了會議的影響力。
會議背景:
全國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大會由中國水利學會水力學專委會、188BETApp 水工水力學專委會和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中國分會共同發起,專委會秘書處掛靠在中國水力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所和國際合作處。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至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是我國水力學及水利信息領域的品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