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新聞來源:電建電投公司 作者:柳鈺 攝影:柳鈺 王乾
相隔萬裏的空間距離,阻隔不了愛心和溫暖的傳遞延伸。這幾天來,電建電投公司下屬旺吉項目部在駐地開展的一係列“金秋助學”活動,在遙遠的非洲南部,激起了一連串愛的漣漪,點亮了非洲小朋友,求學上進的心燈。
在湄池博都小學
10月的津巴布韋旺吉鎮,空氣中已能微微嗅到非洲雨季的氣息,但30多度的氣溫還是讓人感到幹燥炎熱。當地時間10月25日,一大早,當地NECHIBONDO PRIMARY小學(中文譯名“萬基鎮湄池博都小學”)響起悠揚的鼓聲,幾位特殊的客人的到來,頓時讓寧靜的學校沸騰起來。
這天,電建電投公司所屬旺吉項目部到學校開展愛心捐贈,津巴布韋總統辦公室負責人B.Zwelinjani、旺吉供電公司現場經理N. Dzumbira、小學校長G.Magaisa女士、電建電投公司旺吉項目部總經理李小斌及學校近1700名師生參加捐贈活動。
“這些文具是‘晨光’牌的,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文具品牌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文具製造商之一。”
李小斌一行代表項目部向學校師生送上了白板、文具禮包、書包、籃(足、排)球等800餘件文體用品,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為當地小學生們送來了來自中資企業最熱情的祝福。
“這次捐贈意義非凡,既讓學校和孩子們收到了急需的文體用品,更讓當地民眾感受到了比山高、比海深的中津友誼和中國企業的溫暖”,津國總統辦負責人B.Zwelinjani代表政府部門感謝旺吉項目部對湄池博都小學師生的關心與幫助,並舉起手臂高喊“中津友誼萬歲”。
“學校全體師生熱烈歡迎來自旺吉電站的中國朋友們的到來,非常感謝中國企業對學校的關心和為學生們捐贈的用品,你們送來的物品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中國企業是非常有社會責任感的單位,非常的了不起!”湄池博都小學校長G.Magaisa女士說道。
“敲響鼓,我們的雙腿舞動吧,哦……天堂,打開天空吧,讓雨水來,濺濕你的土地,我們唱歌跳舞,讓土地肥沃、植被繁茂……”
小學合唱隊為大家獻上了動聽的歌曲,舞蹈隊的孩子們表演的當地傳統民族舞蹈更是將儀式推向了高潮。
現場的津方小朋友們不停地揮舞著中津兩國國旗,爭先恐後地在鏡頭前高喊著“CHINA、CHINA”,以此向中國叔叔們表達著感謝之情。
湄池博都小學是旺吉鎮區域內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小學,注冊成立已有37年,占地麵積8公頃,在校學生1688名,在職老師59名,距離旺吉電站10公裏。
學校秉承促進廣大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確保與社區建立良好、坦誠、友好關係,為社會提供及時友好的服務理念,為旺吉區域的學生們提供初級階段教育。但學校經費開支十分有限,少部分資金由當地政府支付,大部分依靠當地民眾和企業捐贈,學校設施陳舊簡陋。
旺吉項目部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積極與湄池博都小學取得聯係,在詳細了解學校辦學現狀和需求後,第一時間研究製定捐贈方案,迅速采購了相關物資。
“我回家第一時間就把我的新書包給我的媽媽看,我要告訴她,這是中國電建的叔叔給我們送來的。”“我會和我的弟弟分享我的文具,每天放學後我也要教他學習寫字……”
當孩子們拿到捐贈的學習用品,他們開心地跳了起來、興高采烈地相互討論著,不時用不太標準的中文向中國叔叔們說著“謝謝”。
“我們中國古話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但願我們的綿薄之力能對孩子們的學習帶來幫助。希望孩子們勤奮學習、立誌成才!”,旺吉項目部總經理李小斌向孩子深情寄語。
捐贈儀式結束後,參加活動的各方代表參觀了學校教學和體育場等設施配置情況,和學校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學校僅有的籃球場年久失修,4個籃球架已破損無法使用,旺吉項目部當即表示,將盡快安排人員到校開展維修,以保證孩子們能夠正常開展體育活動。
旺吉供電公司現場經理N.Dzumbira對旺吉項目部的善舉表示衷心感謝。他說:“眾所周知,教育是繁榮未來的基石,它為我們的孩子開啟了立足社會所必需的知識和鑰匙。但我們的教育資源比較匱乏,這次旺吉項目部的捐贈,充分證明了我們中津電力行業之間的夥伴關係根植於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共同願景。”
在魯番尼大學
“I am very grateful to Power China for its help to our students”.
10月29日,旺吉項目部與津巴布韋LUPANE(中譯名“魯番尼”)大學合作設立“中津友誼獎學金”的儀式正式舉行。
旺吉項目部總經理李小斌與LUPANE大學校長Thulani Dube博士共同為Thandewu DUBE、Brian MUNYORO、Rutendo J.MAKEYI等3名品學兼優但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每人發放了600美元的獎學金,並鼓勵他們勤奮努力完成學業,歡迎他們學成後入職旺吉電站運維大家庭,共同為推動津巴布韋電力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中津友誼獎學金”項目是在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統一部署下,由中資企業商會和中津文化交流中心共同發起,麵向全體在津中資企業的倡議活動。
Thulani Dube博士對中國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我們深知津巴布韋國家能源行業麵臨的挑戰,電建電投旺吉項目部在保障旺吉電站7、8號機組高質量運維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貢獻,現在又選擇與我們大學合作,不僅是對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支持,更與津巴布韋國家2030發展目標和創新工業承諾高度契合,我想重申,學校願與旺吉項目部深入合作,讓我們共同為更光明和更可持續的未來奠定基礎,為中津友誼致敬!”
Thandewu DUBE是大二女生,正在攻讀應用生物技術專業。她家共有11口人,因為家中人口眾多,為了保證全家人的溫飽,她的父母沒有更多的積蓄供她讀書。她中學階段隻能依靠津巴布韋政府為該國孤兒和弱勢兒童提供的教育援助,勉強完成學業,但在考入大學後,這項援助中斷了。作為家中唯一一名升入大學的孩子,她不得不通過親友資助、外出打工和在校勤工儉學等方式拚湊學費。Thandewu DUBE瘦弱的身體讓大家感受到她在求知路上飽嚐的艱辛和所付出的努力,但她名列前茅的成績展現了一家人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的熱切渴望。
“對中國企業幫助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我將倍加珍惜這份獎學金,在學業和個人發展上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為中津友誼和我們國家建設作出應有的努力。”
Rutendo J MAKEYI也是大二學生,學機電一體化專業。他從小出生在一個貧困社區,母親的去世讓這個本就生活異常困難的家庭蒙上了更深的陰影,依靠父親打零工的微薄收入很難維持他和兄弟姐妹們繼續學業,他隻能外出打工積攢學費。接過獎學金後,他眼神堅定地講道:“我一定努力學習好我的專業知識,畢業後我希望能夠去應聘旺吉電站的工作,為國家電力事業服務,也要回報中國企業和幫助我的人。”
魯番尼大學是津巴布韋教育部備案的公辦普通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校成立以來,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多層次、多類型的實用型人才,積澱了較為厚重的人文底蘊和豐富的辦學經驗,凝練出“崇德、篤行、強技、創新”的校訓。
整個活動儀式現場氛圍熱烈而又充滿溫暖。大家依次合影,記錄下溫馨的時刻。李小斌講道:“中津兩國人民經過40多年的發展建立了深厚感情,傳統友誼牢不可破。此次通過與魯番尼大學開展校企合作,旨在幫助部分同學完成學業的同時,為加快推進項目屬地化進程培養儲備專業技術人才,我們期盼有誌青年身體力行,在共建“一帶一路”中,進一步築牢交流與合作的橋梁,讓中津友好的傳統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一起向未來
開展“金秋助學”,隻是電建電投公司旺吉項目部在津巴布韋履行中國企業責任擔當的一個縮影。據悉,旺吉項目部自承擔旺吉電站三期擴建項目運維工作以來,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自身專業技術優勢,全力保障這個津國最大的火電站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累計發電量已超40億度。7、8號機組投產以來有效解決了津巴布韋國內50%以上的電力需求,在有效緩解該國電力能源短缺問題的同時,始終堅持“開放包容互信互助”的屬地化文化理念,推動解決400多個穩定就業工作崗位。
項目在津巴布韋國家調整電力能源結構,降低發電成本、促進社會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等方麵產生了深遠影響。
旺吉項目部始終堅持“開放包容互信互助”的屬地化文化理念,以“授人以漁”的觀念傾力向當地員工傳授“中國技術”和“中國經驗”,著力為津巴布韋培養高水平火電運維人才隊伍,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業主方的高度讚揚。
麵向未來,旺吉項目部將以中津兩國建交45周年為契機,繼續深入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全力保障旺吉電站穩定高效運行,持續在當地彰顯中國企業責任擔當,著力擦亮中國電建海外運維品牌,為深化和鞏固中津兩國友誼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