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黨群建設
首頁 水電人風采

水電八局馮偉:向陽而生,逐光前行

2024-11-06新聞來源:水電八局 作者:高毅 攝影:劉湘梅

青山環繞、綠水悠悠,靜謐的黔江江麵波光粼粼,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像一位優雅的巨人橫跨江麵,張開雙臂守護著往來船隻。在大藤峽工地有這樣一批電建人,他們與黔江為伴,向陽而生,紮根大藤峽,奉獻十年青春與汗水,用智慧和擔當建設一座大型綜合水利樞紐工程,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電建人實幹擔當的工程情懷。

馮偉就是這批電建人中的一員,他從業32年來一直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先後參建了五強溪、大花水、思林、魯地拉、大藤峽等7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當過施工員、機械隊隊長、起重隊隊長、拌和樓樓長、機電副經理等職務,擁有多年水利水電工程領域的工作經驗,親自帶隊指導並參與多座大型混凝土生產係統拆除、運輸、安裝及運行管理等工作,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甘於奉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實幹家。

不忘初心 轉戰大藤峽

大藤峽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的黔江主幹流上,由於地處北回歸線上,受熱帶台風、亞熱帶氣候的影響,每年高溫多雨天氣達200餘天,洪澇災害頻發。2016年,水利部將大藤峽工程列為首號度汛項目,若不能在2016年4月30日、5月30日縱向混凝土圍堰澆築到度汛高程,整個工程建設工期將推遲一年,並造成數十億元的經濟損失。

為確保一期導流度汛任務完成,大藤峽左岸廠壩工程開工初期就須在三個月的時間裏實現左岸廠壩工程拌和係統投產。作為拌和係統現場負責人,馮偉深知大藤峽工程作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其混凝土供應任務的重要性。接到施工任務後,他立即組織經驗豐富的管理施工團隊力量全力參與拌和係統拆除、轉運、安裝施工任務。進場之初,麵對廣西桂平高溫、多雨、台風氣候等諸多因素,他帶領管理團隊的全體人員克服缺電、缺水、道路不通等重重困難,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主動作為,全力確保拌和係統安裝進度安全穩步推進。

“既然接下了這個任務,就要全力以赴地做好,無愧於企業給我們的這份使命與責任。”拌和係統安裝期間,馮偉率領拌和工區團隊吃住都在工地,沒日沒夜地守在係統裏加班加點,實幹加巧幹,隻用了三個月就在農田軟基基礎上實現了生產能力600噸/小時兩台大型拌和樓建安投產目標,創造了同類大型拌和係統建設最快速度。係統投產後,為了滿足持續高強度的混凝土生產需要,他率領團隊對設備進行消缺和技術改造,保證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係統投產後4個月,澆築了45萬立方米混凝土並創造了大藤峽速度,實現大藤峽工程“4.30”“5.30”年度度汛目標,獲得水利部書麵表揚信表彰,盛讚“水電八局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了在我國水利188體育官網app 領域中的良好形象。”

牢記使命 堅守崗位顯擔當

混凝土生產係統是大藤峽工程建設的生命線,持續穩定生產供應大批量的混凝土是確保大藤峽工程安全優質高效建設的重要保障。兩座大型混凝土生產係統投入運行後,最大的問題還是保障混凝土生產係統持續正常運行。由於混凝土生產係統主要由機械設備組成,長期高負荷運行,容易導致設備磨損嚴重,如不能及時發現並處理,很容易導致係統生產混凝土不合格,情節嚴重的直接導致係統故障停機,不能及時正常生產混凝土。

大藤峽工程高峰期施工現場點多麵廣,建設工期緊張,連續多月需要達到月產量10萬立方米以上的混凝土生產任務,混凝土需求量大,現場施工工期不等人。為保障混凝土生產係統正常運行,他帶領管理團隊常年吃住都在拌和係統現場,每天深入施工現場一線,分批檢查整個係統的安全運行情況,發現問題立即研究處理,有效確保現場混凝土生產穩定按需供應。同時,每月根據現場施工任務安排,科學合理安排拌和係統有效保養維護,保證係統檢修不影響現場混凝土澆築。

“馮主任,未來三月我們每個月都有10萬方以上的混凝土生產任務,我要把你的樓打空。”“楊主任,我們早就提前做好了充足的料源準備,糧倉滿滿,你們隻管放馬過來吧。”2017年,大藤峽工程建設高峰期的一次現場施工協調會上,土建一工區主任與拌和工區主任馮偉之間的較量就這樣開始了,在兩個工區的鼎力支持下,當月混凝土澆築突破12萬立方米/月,創造了當年混凝土澆築月產量的最高紀錄。

“作為國家172項重點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能夠全程參與大藤峽這樣的國家大型工程建設,我感到非常榮幸。混凝土生產供應非常重要,隻有把控好每一方的混凝土的供應過程和質量,最終才會展現出來一個完美的水利工程。”他語氣堅定地說道。自2015年至2022年,從左岸工程到右岸工程,曆時9個春秋,馮偉始終堅守在拌和係統現場,與現場施工人員一起為工程建設而奮鬥,兩座大型混凝土生產係統安全運行十年無安全、質量事故,累計生產供應混凝土約500萬立方米,有力保障大藤峽工程建設優質高效完成,獲得業主、監理等參建各方一致好評,他個人連續多年榮獲單位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先進生產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攻堅克難 迎難而上取突破

一名黨員,一麵旗幟。作為一名具有19年黨齡的老黨員,在麵對困難和挑戰時,馮偉總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擔。2017年,大藤峽項目在“天鴿”台風的行駛路徑中,他帶領混凝土生產係統的骨幹力量,負責了左岸廠房基坑的排水任務,通宵搶裝大型排水泵及管路,最後順利完成了搶險任務。2018年,他帶隊負責大藤峽廠壩項目基坑防洪搶險工作,為廠房基坑安裝2台大型排水設備,經過不懈努力,完成了設備安裝,避免了廠房被淹的嚴重後果。2019年,他帶隊負責大藤峽二期截流所需的鋼筋籠製作,該項工作麵臨任務重、工期緊、人員少的難題,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加班加點,將數量分配到具體人頭上,最終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完成了約2000個鋼筋石籠的製作,為大藤峽右岸提前一個月實現大江截流打下了堅實基礎。2023年主體工程相繼完工,拌和係統拆除如期複墾,任務工期緊,他組織專業隊伍精心組織施工,安全如期完成生產任務。2024年,大藤峽右岸工程處於尾工階段,現場施工點多麵廣,尾工工作任務繁重,他帶領團隊承接了右岸消防係統安裝任務,分部遺留的300噸鋼蓋板等製作安裝任務。消防管路地形複雜,且無上山施工設備,他科學精心組織卷揚機輔助人工,克服高溫多雨結構複雜單價低等重重困難,采取搭設大型防雨棚等措施,努力完成節點任務。

“我就是施工一線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工程建設者,現在尾工階段了,什麼事情都要能做,會做。我隻想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馮偉正是靠著對企業忠誠的政治品格,滿腔熱忱的真摯情懷,帶頭衝鋒在項目一線,在艱難的挑戰中不斷刷新他的榮譽與業績,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的一言一行更是激勵著身邊每一位員工。

管理創新 團隊建設贏未來

管理創新是項目發展的未來。馮偉帶領拌和工區管理團隊十年如一日堅守拌和係統現場,經常深入現場,研究拌和係統節能減排降耗及成本管控方麵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動拌和係統混凝土供應管理創新、智能溫控技術創新和拌和係統生產運行標準化建設,全力打造安全、優質、高效、節能、環保的現代化的綠色混凝土生產線。2015年至2022年,馮偉針對大藤峽拌和樓、砂石料倉、製冷車間及膠帶機係統的安裝運行和升級改造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和改進措施,取得很好收益。其中由他主持的大藤峽拌和樓下料口改造,用以解決新增弧門的遠程控製升降功能且行程到位後自動停機,該項改造獲得了水電八局群創活動三等獎並申請了群創專利;他主持江邊供水係統改造工作,實現遠程遙控控製水泵啟停和根據水位情況控製水泵位置,累計節約施工成本約1560萬餘元。

管理創新離不開團隊建設和人才的培養。作為拌合係統負責人,馮偉非常注重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業餘時間常與工區管理青年員工進行業務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方法,鼓勵員工主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總結提升。截至目前,他在大藤峽項目已帶教12名徒弟,很多徒弟在各自崗位都能獨當一麵。

如今,大藤峽工程已經建設成為全國聞名的綠水青山、生態文明的水利樞紐工程。穿越時光隧道,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馮偉在大藤峽工作的十年,他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敬業和精益求精的專業,這些早已滲入他的骨髓。他一路走來,用實幹擔當繪就了大藤峽水利工程建設的畫卷,在他每一段看似波瀾不驚的經曆背後,都隱藏著堅定不移的初心、刻苦鑽研的執著、甘於奉獻的堅守與擔當。正是有這樣一批甘於奉獻、堅守擔當的電建人長期堅守在一線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才造就了今天大藤峽平湖鏡美的優美畫麵。

清風徐來,在大藤峽工程寬闊的壩頂,馮偉正在指揮大貨車轉運吊裝鋼蓋板材料,他的故事還在繼續,大藤峽電建人的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