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黨群建設
首頁 水電人風采

解“渴”路上“三人”行——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山西中部引黃工程人物側記

2024-11-04新聞來源:水電九局 作者:畢偉 粟立強 攝影:夏超 畢偉 彭珍

2023年冬,我懷揣著激動的心情,獨自前往黃土高原上這片黃色的土地。搖下車窗,凜冽的寒風吹散了旅途的疲憊,一眼望去,刀刻般的溝壑縱橫交錯,令人稱奇。山路蜿蜒崎嶇,駕駛員在熟練掌握方向的同時傳來一句句風趣的言語,不知不覺間我便抵達了山西中部引黃項目部。

後麵的日子裏,我逐漸適應了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了解到由中國電建所屬水電九局承建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山西中部引黃工程的建設重要性,聽聞同事講述過“俠者”“行者”“勇者”的事跡,也深深被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所感動。

搏浪擊濤“俠者”先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朗朗上口的詩句激勵著時代的弄潮兒,項目部也有一位掌握“馭水之道”的大俠——項目生產副經理譚斌,每當項目出現大湧水等突發險情時,他總是目光如炬、帶頭衝鋒,在搏浪擊濤中展現擔當作為。

我所在的山西中部引黃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山西省“十二五”規劃大水網建設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規劃年供水6.02億立方米,受益人口超過320萬人,水電九局承建了該工程07、17、23三個標段。初到項目部時,有一個人笑眯眯地走過來和我握手,後來才知道他便是譚斌。“和藹可親、身寬體胖”是我對這位老同誌的第一印象,因為常年紮根一線、親力親為,他的雙手早已布滿老繭,時間雕刻出的皺紋,隱藏在他隨時可見的笑容之下。譚斌從2021年來到項目部至今,上至項目班子成員,下至同事和現場作業人員,大家都對他讚不絕口。

“參加工作20多年以來,這是我遇到過的建設意義最重大、地質條件最複雜、作業環境最艱苦的工程,接二連三的考驗,就像一座大山壓在我身上”,譚斌在講述個人職業生涯時說道。工程23標隧洞圍岩軟弱破碎,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頻發湧水、突泥等地質災害。為了摸清洞內情況與地下水規律,他總是一大早整理好衣著出門,準時準點召集施工班組,安排當天生產任務,隨後與作業人員一同進入隧洞,在一聲聲的爆破、一次次的開挖中發現難點、解決問題、總結經驗。

2021年3月,9號支洞突發湧水,情況十分緊急,200多米的水頭讓湧水來勢洶洶,譚斌立即組織項目部各部門、各施工班組啟動應急預案,有條不紊安排人員撤離。在抽排水過程中,譚斌使用自己發明的“浮桶拉泵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由於水勢過於凶猛,衝下來的雜物導致浮桶被卡住。危急關頭,眼看大家手足無措,譚斌立馬脫掉外衣、扔下手機,麵對冰冷刺骨的激流,他果斷一躍而下,用厚實有力的雙臂控製浮桶,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跳入水中,齊心協力將浮桶一點點拉出,保證了抽排水的正常進行。

“大家一起使勁,一、二、三,起!”在15人運輸重達500公斤的設備材料時,譚斌的呐喊聲猶在耳畔。他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俠者精神,如同衝鋒號角般鼓舞著項目建設者的鬥誌。

保駕護航“行者”進

安全之責,重於泰山。安全生產意識早已在項目全體人員心中根深蒂固,堅守在安全崗位的“行者”——項目安全總監李雷功不可沒。從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生產檢查到防洪度汛應急演練,他始終保持著認真負責、銳意進取的態度,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月色朦朧,靜謐的辦公室傳來鍵盤敲擊聲與書本翻頁聲,為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適應工作崗位需要,李雷仍在學習安全法律法規、規章製度、應急管理等方麵的知識,先後考取了黔建安C證、二級建造師等資格證書。根據新的職責分工,我兼任勞資專管員,與他有了更多的接觸,了解到更多關於他“愛較真”“管得寬”背後的故事。

在工程高陡坡長斜井施工以及隧洞開挖過程中,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李雷一個都不放過。“沒辦法,由於隧洞埋深大、主洞斷麵小,導致現場施工場地不足,安全文明施工難以更有效地實施,稍不注意就會有安全隱患出現”,他在接受采訪時說道。麵對複雜的施工環境,李雷根據實際情況,編製安全文明施工策劃,安裝施工現場視頻監控係統,在顯眼位置張貼安全文明施工宣傳牌,並將所屬施工班組納入項目部安全管理體係,建立起安監隊伍的“統一戰線”,全力推動項目安全穩定運行。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雷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的新路徑,推動項目部設立5個黨員安全示範崗、劃分6個黨員責任區,帶頭佩戴袖標、亮出身份,參與“安全知識宣講”“隱患排查整治”“經驗總結反饋”等活動中。建設期間,項目部累計發放資料326份、排查隱患82處、糾正違章18起,並采購礦井提升機專用鋼絲繩檢測儀器,配備多級沉澱設備設施。自擔任安全總監以來,項目部未發生一起安全環保事故。

現如今,每當看到李雷帶領安全環保工作人員忙碌在施工一線的身影以及視頻監控值班室明亮的燈光,項目建設者都感到心安,因為大家知道,他們時刻在守護著項目的安全、保護著大家的安全。

披荊斬棘“勇者”勝

征途漫漫多風雨,敢於鬥爭勇向前。在溝壑縱橫交錯的黃土高原上,有一位“勇者”——工程07標項目經理李勇,他將個人奮鬥的“小目標”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的“大藍圖”,埋頭苦幹十個年頭,交上工程總幹線全線貫通、07標通過主體驗收等一份份圓滿答卷。

2013年5月,07標開工建設,幾間簡約的板房與當地居民的窯洞構成了項目營地,作為最早的“拓荒者”之一,他和項目團隊需要協調處理諸多事宜,經常陷入連軸轉的“無我”工作狀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李勇虛心向施工班組、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等人員請教,前往負責工程其他標段的施工單位對標學習、交流經驗。日積月累下,他建立起班前會議製、周例會製、領導帶班製、人員分工製、不間斷施工製等“五個製”,將施工現場劃分為四個區域。通過一係列舉措,各工區呈現出一派有序施工、熱火朝天的景象。

07標Ⅴ類圍岩占比超55%,碰到降雨天氣時,“洞外綿綿細雨,洞內傾盆大雨”奇觀時有發生,因為存在階段性湧水,洞內機械設備損壞風險大,必須及時排出。一直以來,李勇都沒有回避困難,隻要隧洞出現湧水,他便帶領全體人員開展排水工作,義無反顧地做“排水第一人”。項目建設期間,他被評為水電九局先進生產工作者,在職工心中樹起了一座精神豐碑。

山西的冬天寒冷幹燥,下雪過後氣溫驟降。2020年11月,一天一夜的大雪使得道路結冰6厘米,村民的出行受阻。李勇迅速組織40餘名職工成立黨員誌願服務隊、青年愛心服務隊,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下人工撒鹽鏟雪,奮戰兩天兩夜後,及時恢複了道路的暢通。“以前,最頭疼的事就是走這條路,路麵滿是凹槽坑窪,一到下雨就泥濘不堪、泥水四濺,一到下雪就結冰難行,現在好了,水電九局不僅為我們修好了路,還多次為我們鏟除道路冰雪,太感謝你們了!”劉家圪台村村民劉文文感激地說道。

“有他在,風氣正;有他在,人心齊”成為07標團隊的共識,在他的帶領下,項目部相繼榮獲貴州省建設工會“工人先鋒號”先進班組、業主先進施工單位等榮譽,走出了數十名可擔重任的專業人才。

整個工程竣工後,可解決呂梁山集中連片地區缺水問題,為當地鄉村振興建設、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水利保障,同時對改善全省水資源緊缺狀況、汾河流域生態修複、沿線地下水超采區治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碧水繞村流,美景入畫來。這是山西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也是項目建設者矢誌不渝的追求。在解三晉大地缺水之“渴”的路上,項目部“俠者”“行者”“勇者”三人的故事隻是一個縮影,還有許許多多如他們一般的“智者”“強者”“奮者”……他們不斷用實際行動詮釋“自強不息,勇於超越”的企業精神,全力有序推進工程建設任務,為工程早日實現全線通水目標貢獻電建兒女的智慧和力量。

譚斌實地查看突發湧水情況

李雷仔細排查消防安全隱患

李勇(左一)堅守在施工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