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黨群建設
首頁 科學家精神

共和國百位水利院士 | 著名水文水資源學家劉昌明院士

2024-12-29     新聞來源:水利天下

前言: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濤濤江河‬孕育了中華民族,漫漫細雨滋養了中華文明。水利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善治國者必先治水。從新中國建立之初,到走向偉大複興的新時代,大批水利‬專家立誌報國,潛心研究,為‬中國水‬利‬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的傑出代表當‬選‬為‬院‬士‬。

圖片院士是學術界最高榮譽稱號。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製度始於1955年(1994年改稱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製度始於1994年。據不‬專‬業‬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初,水利學科中國科學院院士29 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71人‬‬(‬張光鬥, 嚴愷、張宗祜、潘家錚等‬4位‬專家為‬雙‬院‬士‬)。現分期介紹,每期一名,簡述如下:


本期人物:劉昌明院士


劉昌明是我國著名的水文水資源學家,主要從事生態與水文和水資源學的水循環、產流模式、水文實驗、農業水文、森林水文、全球變化的環境水文等領域研究。1934年5月10日生於湖南長沙。1956年畢業於西北大學。1964年後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水文室副主任、主任,1986年聘為研究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個人簡曆:

1934年5月15日,劉昌明出生於湖南汨羅。

1952年9月,劉昌明考入西北大學地理係。

1956年7月,劉昌明從西北大學畢業。

1960年10月,劉昌明前往前蘇聯留學,在莫斯科大學水文教研室與實驗室作研究生進修。

1962年11月,劉昌明從莫斯科大學研究生肄業。

1964年,劉昌明進入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工作

1981年9月,劉昌明作為訪問學者,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水文水資源係與愛克倫大學訪問(至1982年10月)。

1986年,劉昌明晉升為研究員。

1990年,劉昌明被批準為博士生導師。

1992年,劉昌明擔任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所長(至2002年)。

1995年,劉昌明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6年,劉昌明擔任日本千葉大學客座教授(至1997年)。

1997年,劉昌明擔任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至2003年)。

2006年12月3日,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劉昌明擔任中心第一屆專家委員會主任。

劉昌明發展了地學方向的水文學和水資源研究,在水循環、產彙流模式、水文試驗、農業水文、森林水文、生態與環境水文、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水文水資源影響等方麵多有建樹。將水文學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與農田水利等學科相結合,在水文與水資源研究中開拓創新,有係統性的貢獻。解決了缺少資料地區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難題,有突出創新;在南水北調環境影響的研究中,發展了地理係統分析,建立了模型;在水文過程、水量轉化及調控研究中提出的多水轉化,深化了水循環理論。提倡的雨水資源化具有概念上的革新。

作為我國地理水文研究領域的倡導者與開拓者,發展了地理學科的水文學與水資源方向,在水循環產流模式、水文試驗、農業水文、森林水文、環境水文等方麵做出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提出了缺資料地區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方法,發展了地理係統分析方法,建立了HIMS流域水文模型並應用全球多個流域,提出了雨水資源化與“綠水”管理等思想,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缺水地區的水資源管理效率。

劉昌明出版了《中國水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4),該著作分為全國總論和流域分論兩篇,共22章。上篇11章,從宏觀上論述了中國水文循環的自然環境與社會背景、水循環與水量平衡特征、水文要素的地理分布與水文分區、河流水文、湖泊水文、沼澤水文、寒區水文、河口與島嶼水文、中國國際河流、地下水水文、中國水資源及其利用;下篇11章,詳細論述了鬆花江流域、遼河流域、海河流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長江與東南諸河流域、珠江流域、西北內陸河流域、塔裏木河流域、西南諸河流域 ,以及雅魯藏布江流域的降水、徑流、洪水、枯水、泥沙、水環境和水生態等水文水資源狀況與特征等 。

過去和現在任職情況: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所長(1992-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1997-2003年),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1997-2004年)。現任中國科學院水問題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水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副主席,全球水係統計劃(GWSP)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綜合地球水循環觀測計劃科學谘詢組成員,並任《地理學報》與《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主編、英國“水文過程”國際雜誌Hydrological Processes(SCI)雜誌與“水資源開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EI)雜誌國際編委,美國“Water International(SCI)”雜誌評委。從1978年開始至今,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70名,多次被中國科學院評為優秀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