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黨群建設
首頁 黨群工作

惟其艱巨,所以偉大——習近平總書記這樣闡述中國式現代化

2023-03-08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本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相關重要闡述,並摘編其中部分金句,以饗海內外讀者。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

概括提出並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曆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

“黨的領導直接關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黨的領導直接關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隻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否則就會偏離航向、喪失靈魂,甚至犯顛覆性錯誤。

黨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鬥目標行穩致遠,我們黨的奮鬥目標一以貫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進,取得了舉世矚目、彪炳史冊的輝煌業績。

“為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5個方麵的中國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這既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要求,為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曆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曆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麵豐富和人的全麵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複。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我們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製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曆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範,為其提供了全新選擇。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係統工程”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係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係列重大關係。

進行頂層設計,需要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深入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製定的規劃和政策體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做到遠近結合、上下貫通、內容協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決不能刻舟求劍、守株待兔。

要增強戰略的前瞻性,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要增強戰略的全局性,謀劃戰略目標、製定戰略舉措、作出戰略部署,都要著眼於解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問題。要增強戰略的穩定性,戰略一經形成,就要長期堅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隨意改變。要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靈活機動、隨機應變、臨機決斷,在因地製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中把握戰略主動。

要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著眼於解決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大力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充分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

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

要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係,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製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重點領域安全。

要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通過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通過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要保持戰略清醒,對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胸中有數;保持戰略自信,增強鬥爭的底氣;保持戰略主動,增強鬥爭本領。要加強能力提升,讓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麵、壯筋骨、長才幹。注重在嚴峻複雜鬥爭中考察識別幹部,為敢於善於鬥爭、敢於擔當作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幹部撐腰鼓勁,看準的就要大膽使用。

注:以上內容摘自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10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23日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麵時的講話、2023年2月7日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