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丨通過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2023-02-20新聞來源:黨建網微平台
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通過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今天,黨建網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保持戰略清醒,對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胸中有數
一個大國的崛起,絕不可能是輕輕鬆鬆、一帆風順的,必然要經曆一番艱苦的磨煉和鬥爭。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前進道路上進行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既要敢於鬥爭,勇於碰硬,又要善於鬥爭,講究鬥爭藝術和策略。
——2020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防範化解的矛盾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複雜。全黨既要堅定戰略自信、保持必勝信念,又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繼續披荊斬棘、勇毅前行,奮力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麵。
——2022年10月23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通過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要保持戰略清醒,對各種風險挑戰做到胸中有數;保持戰略自信,增強鬥爭的底氣;保持戰略主動,增強鬥爭本領。
——2023年2月7日,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保持戰略自信,增強鬥爭的底氣
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堅持以全球思維謀篇布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原則性和策略性相統一,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7年2月17日,習近平在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關鍵時期,我們麵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要丟掉幻想、勇於鬥爭,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寸土不讓,以前所未有的意誌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
——2021年9月1日,習近平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堅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保持戰略主動,增強鬥爭本領
曆史反複證明,以鬥爭求安全則安全存,以妥協求安全則安全亡;以鬥爭謀發展則發展興,以妥協謀發展則發展衰。我們要增強鬥爭的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形成攻難關、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的強大合力,在堅決鬥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同時,對改革發展穩定、意識形態領域、黨風廉政等方麵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也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能有畏難情緒,不能遇到矛盾繞道走,不能搞擊鼓傳花。
——2022年10月23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我國發展麵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鬥爭意誌,增強鬥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2022年7月26日至27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要加強能力提升,讓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麵、壯筋骨、長才幹。注重在嚴峻複雜鬥爭中考察識別幹部,為敢於善於鬥爭、敢於擔當作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幹部撐腰鼓勁,看準的就要大膽使用。
——2023年2月7日,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