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
2023-01-02新聞來源:人民網
“太空出差”創造曆史,“中國飯碗”端穩端牢,核心技術加快攻關,技工比拚全球奪魁,體育健兒摘金奪銀,鄉村振興再上台階……2022年即將載入史冊,一幕幕奮鬥場景被曆史定格。共和國的大廈由一塊塊磚壘起來,曆史性成就靠擼起袖子幹出來,共同富裕由勤勞奮鬥、團結奮鬥創造出來。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怎樣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好願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提出促進共同富裕必須把握好的四條原則,其中第一條便是“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從吃穿住用行方方麵麵的物質成果到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品格,都是在誠實勞動、辛勤勞動、艱苦勞動中熔鑄出來的。從內陸後發地區“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發展韌性,到沿海先發地區“敢為人先、大膽創新”的自覺追求,奮鬥是富強的代名詞,也是實現富強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必須靠勤勞智慧來創造。
勤奮勞動是通往個人幸福的階梯,也是社會進步的源動力。從國情看,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離不開億萬人民胼手胝足奮鬥、攜手並肩拚搏。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褒揚。無論是追逐個人夢想還是守護公共利益,所有的奮鬥都值得鼓呼。煥發勞動熱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職業道德,才能創造幸福生活,成就強盛國家。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平均主義。每個人都是共同富裕的主體,既是受益者又是貢獻者,隻有人人付出才能人人參與,隻有人人盡力才能人人享有。諸如坐等幫扶的“等靠要”思想、妄圖一夜暴富的投機心理、貪圖安逸的享樂主義,等等,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規範。躺平不足取,躺贏不可能,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實現共同富裕,有且僅有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這一條“捷徑”。
普通人的奮鬥成就,離不開國家和社會的支持,特別是公平發展機會和穩定奮鬥環境的托舉。在人力資本提升方麵,相關部門必須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增強致富本領。在社會公平維護方麵,要防止社會階層固化,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激發全社會勤勞致富、奮鬥致富的內生動力,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才能不斷為實現共同富裕夯基築底。
撫今追昔,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過去曾誕生老子、孔子、孟子等聞名於世的偉大思想巨匠,創造四大發明等偉大科技成果,建設長城、都江堰、大運河等偉大工程;如今,從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係到世界上最大的教育體係,中國人民的偉大奮鬥精神和創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凝聚全體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彙集全體中國人的辛勤汗水,我們必能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