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簡體中文 English

官方微信

黨群建設
首頁 黨群工作

團結——從黨的二十大看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密碼之九

2022-12-29新聞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團結——從黨的二十大看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密碼之九

新華社記者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確保黨的團結統一”“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縱覽黨的二十大報告,“團結”一詞貫穿全篇,先後出現20餘次。

正如一首經典歌曲所唱,“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團結奮鬥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顯著精神標識,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領導人民贏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關鍵密碼。

“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10月27日,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誌來到延安楊家嶺,走進古柏蒼鬆環抱的中央大禮堂,瞻仰中共七大會址。

禮堂後牆上,毛澤東同誌親筆為七大題寫的主題詞——“同心同德”四個大字,曆經歲月的洗禮,愈發鮮亮。

“黨的七大在黨的曆史上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標誌著我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走向了成熟。在政治上,黨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回望曆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了黨的團結統一這一關鍵的成功密碼。

積力所舉無不勝,眾智所為無不成。

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從號召“團結一致向前看”,為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勇前進,到全黨上下總動員,數百萬黨員幹部奔赴脫貧攻堅主戰場……

作為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鬥優良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一代代共產黨人以強大的向心力,鑄就古今中外最講團結、最能奮鬥的最先進政治力量。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團結的重要性——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指出,沒有這種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團結,中國革命勝利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闡述,團結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鬥的力量……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團結是最強的力量。

十年來,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化危機,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險阻,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

穿越曆史的煙雲,一個真理昭示未來: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能團結奮鬥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鬥的政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翻開黨的二十大報告,大會的主題開宗明義:“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

“團結奮鬥”四字,蘊含著深刻豐富的內涵。

黨的百年曆史,是一部黨領導人民團結奮鬥、贏得偉大勝利的曆史。

牢不可破的團結,源自中國共產黨人遠大的誌向和抱負——

黨的二十大閉幕後不久,上海市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前,鮮豔的黨旗一次次在人群中展開。會址旁的報告廳內,一堂堂生動的二十大精神專題黨課接連舉行……

百年前那棟不起眼的石庫門小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革命理想高於天”說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信念,賦予了中國共產黨人信仰之美、理想之光、真理之力。

能團結奮鬥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鬥的政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中國共產黨人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作為初心使命,這種遠大誌向和抱負,賦予共產黨人團結一心、頑強奮鬥的強大動力。

牢不可破的團結,源自中國共產黨人無私的精神和品格——

毛澤東同誌曾經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這種精神特質: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正是這種無私精神和品格,使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牢不可破的團結,源自中國共產黨人對辯證唯物主義的堅持和貫徹——

團結與鬥爭,是矛盾運動的統一體。中國共產黨追求的團結,是有原則的團結,不是一團和氣,更不是團團夥夥。

摒棄一切畏首畏尾、一切消極懈怠、一切瞻前顧後,始終保持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氣概,新時代的共產黨人,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於同各種錯誤言行作鬥爭,並在這種鬥爭中更加團結。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以鋼鐵為喻,形象地指明了團結之於民族複興的重要意義。

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越是接近目標,越需要鞏固和加強各方麵團結,用團結一心、眾誌成城築起防範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的銅牆鐵壁。

宏偉的目標任務,要求更堅強的團結——

10月25日,黨的二十大閉幕後的首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幹規定》,進一步釋放出新征程上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信號。

百年黨史經驗反複證明,隻要全黨步調一致、團結統一,我們就能無堅不摧,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和強大敵人;反之,黨和國家事業就會遭受挫折。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使命光榮,任務艱巨。隻有在黨的領導下,把14億多中國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激發出來、凝聚起來,形成全黨全社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麵,宏偉藍圖才能最終變成美好現實。

複雜的內外環境,呼喚更廣泛的團結——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共敘友誼、共話互信、共商合作、共論天下。

從撒馬爾罕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到巴厘島、曼穀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再到利雅得中阿峰會、中海峰會……

黨的二十大前後三次出訪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累計同40多個國家領導人雙邊會見。透過繁忙的元首外交,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廣,新朋友越來越多,老朋友越來越鐵。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我們麵臨的內外環境更趨嚴峻複雜。團結的麵越寬,團結的人越多,我們的事業就越興旺發達。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必將以更加緊密的團結、更加頑強的奮鬥,把民族複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記者林暉、王琦、範思翔、董博婷)